國家拿了這筆錢,他能不能產生讓我們上高級後,3%的效益分紅就有每個月30萬呢?我說是絕對可以的。我們拿三峽水電站做個例子。三峽總投資預算是2039億。實際動態投資用了1800億。比預算少了239個億。解釋一下動態投資啊。動態投資是指因價格上漲等因素及預計所需投資的利息支出。實際真正是花了900.9億。其中工程500多個億,移民400多個億。三峽建設完成後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發電。還有航運、養殖、旅遊也有部份收入。專家預計當三峽水電站發電量達1萬億度時,可收回全部投資。三峽總裝機容量是1820萬千瓦,一千瓦等於一度電。一天24小時運轉就是1820萬乘以24等於4.328億度電。一年就是1558億度電。照這樣計算七年時間就可發電一萬億度電。像三峽這樣的世紀工程,世界級工程。他的設計壽命肯定是百年,千年的。七年過後他每一天的利潤是多少,三峽水電站他每發一度電的成本是2至5分錢。當變成家用電,每度電是5角至8角錢。工業商業用電是1元至2元錢。才兩分錢一度的成本價,最後賣到兩元每度。是不是一百倍的利潤翻番。你說要是我們人力資源連鎖業的錢投資到這樣的項目上。利潤是不是驚人的。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一條高速公路從北京到珠海,它全長幾千公裏。當這條高速公路修好後,每一個省與省之間都有兩個收費站。隻要車子經過就要交錢,如果有50個收費站;那就相當於50個印鈔機,在24小間不間斷的在印*。是不是私人修不起呢?其實有很多資本家都有能力建,就拿李嘉誠來講。以他現在的財富和聲望,修一條高速公路綽綽有餘。但他為什麼不修呢?不是他不想做,而是國家不給他做。這就是我前麵講的,資本想賺錢要有空間。
我們這個行業是屬於‘西開辦’管理的。投資是由‘西開辦’‘產業投資基金’操作的。所以我們的錢,國家可以拿到投資到基礎建設上。如公路、橋梁、機場。還可以拿到投資國家500強企業,高新技術行業和電子產品。飛機、衛星等。以及民生行業,水、電、石油等。這些都是普通人想做而做不了的暴利行業。
隻要這個錢是國家拿去投資了,那空間我們就是不需要擔心的。我們再來看一下時間,一份到600份。我們一般需要1--2年的時間。上高級後保底分紅也不是一次全給我們的。而是分6--9個月給我們,為什麼是6--9個月呢?這是因為行業有句話。高度負責、層層擔保、人人成功。當你發展三個人之後,上了高級。你還得對他們負責,要扶持他們分別達到600份。然後你的直接業務員對他們下麵的業務員也要負責。讓他的下麵業務員也分別達到600份。這樣就形成了高度負責,層層擔保,最後人人成功。而你扶持他們分別成功的時間大概為6--9個月,1--2年發展上高級的時間,再加上這6--9月拿保底的時間;就是讓我們投資的錢產生利潤的時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