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豐年讚賞的看著她說:“這計劃滴水不漏呀,我讚同。”
王勝春就說:“那就這麼定了,趁著蒜黃還沒長出來,咱就趕快雇人修柳樹,在把柳條找地方儲藏起來,然後,去市裏跟廠家定個合同。”
“合同?”魏豐年好奇的盯著她。
這個年代的農民對“合同”還完全陌生。王勝春就跟他解釋:“就是跟他們訂下能要多少柳編工藝品的數量,還有價格都寫在合同裏,免得將來咱們編好了他們不要了,或者要了別人的給我們壓價。”
魏豐年不由看定了王勝春,她腦子也太好使了吧?這主意哪來的?她可是一個還不到20歲的農村姑娘呀……
王勝春察覺出了他的心理活動,忙撒謊說:“哦,你奇怪我怎麼這麼賊吧,是這樣的,自從我們做生意之後,我就天天跑二奶奶家看報紙,專看經濟分析欄,所以才懂這麼多的嗬嗬。”
白氏訂著報紙,她是經常跑她家看報紙,所以也不全是撒謊。
魏豐年還是很佩服她的頭腦,同時自己心裏也有些不舒服,自己一個大男人,不能光靠她掙錢呀!
忽然他說:“勝春,這次柳編的事我會盡力幫你忙,但是,我也開始籌劃我自己的生意了。”
王勝春眼裏一亮,仔細的看著他的臉,確定他不是耍脾氣,就挑挑眉毛,豎起大拇指說:“好樣的,咱們一起努力,看誰生意做的大。”
說罷還伸出手心來。
魏豐年伸出手跟她擊了一個掌,神色莊重的說:“一言為定。”
這邊李大雲跟王娟子姑嫂倆按著圖紙試做柳編工藝品,那邊王勝春獨自去市裏找廠家談合同,魏豐年卻召集一群壯勞動力趕著車去柳林村修樹。
幾天以後,一車車的柳條都被儲存在王勝春在暖棚地旁搭建的臨時棚子裏了,跟廠家的合同也定好了,李大雲跟王娟子也學會了拿回來的每一款柳編樣品。。
這天,王勝春去找了村支書,說了柳編的這個創業機遇。村支書聽了大力支持,馬上在大喇叭上吆喝起了柳編的事宜,還把王勝春的兩個計劃都詳細說明了。
王勝春如今可是全村有名、乃至附近幾個村子都有名的能女子呀,又被閻寨老支書送錦旗表揚,她如今可是美名遠揚啊,她號召的生意門路全村人聽了都熱烈響應。
不過,大夥都采用她第一個方案,就是用她的原材料做好了交給她檢驗,他們光掙手工費。
第一批活由於大夥都沒經驗,質量不過關產量又低,但是慢慢的質量和產量都上來了,王勝春決不食言,誰做一個她給誰一個柳編的錢,做兩個她給兩個的錢,看錢這麼順利的到手了,村民的激情就更盛了。剛開始是村裏的女人做,後來男人也加入了。
一下子,村裏大當街都看不到閑人了,都躲在家裏做柳編。而做柳編的手工費,也嘩嘩的往王勝春兜裏跑。
而這天,一個消息在全村迅速傳遍了,趙老太病了,病的還不輕,臥床不起了。
隻有王勝春跟紅燕知道是怎麼回事,還是她倆合夥裝鬼把老貨給嚇病的。紅燕這天晚上來到王勝春家,偷著說:“你有功,我改天請你喝酒。”
倆人偷笑一陣,王勝春說:“不用你請我,我的蒜黃馬上就出棚了,我得賣蒜黃,等我忙過這一陣子我請大夥聚聚,還有,我要跟大夥再宣布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