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南裏,明明寫成“南裏”就可以了,但父親是個文化人,非得要用繁體字給我起名,小的時候費了好長時間才學會寫這個“裏”字。
父親是高中語文老師,母親是大學地理老師,出生在教師世家的我偏偏最擅長的是體育,學校運動會時沒少拿獎。即便如此,我也從小便立誌成為老師了。一般來講,想當老師的話,高考的時候隻要隨便報個國內的師範院校,讀個師範專業就好了。不過我從小便深受母親的影響,她說這個年代的人格局一定要大,要多出去長長見識,所以一直很想去外邊的世界看看。剛好那幾年,赴日留學剛剛興起,我也便趁著那熱度去了日本。
剛到日本的時候,感覺一切都挺新鮮,但很快自己便被思想情緒所困擾。加上預科,總共至少要在日本待上五年嘛,自己選的這條路真的是正確的嗎?來這留學是不是還不如在國內上大學呢?
所幸在此期間,我認識了東郭藥師和白華表兩位老鄉,有他們的加持,我打消了所有顧慮。我和他們一起順利地通過了預科學習,並且一起考上了京都大學。在那一年間,我對日本學校的體育社團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專業上也選擇了和體育有關的專業。
和那兩位老鄉的關係自然也是越來越要好,但我很快發現他們已經談起戀愛了,每次和他們一起活動的時候都感覺怪怪的,於是上大二以後,我單獨行動的時間變得多了起來。他們倒是挺享受這段留學時光的,但我畢竟不是為了談戀愛才來這裏留學的。
我經常獨自來到田徑場跑跑步什麼的,不過上了大二以後,有個人的出現格外吸引了我。聽華表說,那個人是隔壁靈風院高中的學生,卻被譽為日本田徑界的明日之星,所以經常被叫到這裏,和這裏的大學生合練。一開始我並沒太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我親眼目睹了他練習撐杆跳高時的場景……
那動作太優美了,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教科書!
隻靠天賦,真的可以做到那樣嗎?至少我不這麼認為,那肯定是千錘百煉的結果。那天之後,我開始關注他了,關注他參加的所有比賽,親眼見證他拿了一個又一個的冠軍。他的名字叫南金太郎麼,說起來也挺有意思,明明連國籍都不同,卻姓一樣的姓……
如果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我畢業,恐怕我不會主動找他搭話,他更沒有什麼理由找我搭話,然後我也就不會再那麼關注他了,畢竟我們並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可是漸漸地,我注意到了不太對勁的地方——為什麼從來沒見到他高興的樣子?
上了大四以後,我就再也沒有見到他來到這邊的田徑場。直到春夏之交時的一天,我終於再次等到他來到這裏晨跑。我在他的身後跟了一段距離,然後向他打了招呼,結果他連忙加速了……
這個小鬼是什麼鬼!
我也連忙跟了上去。可是這家夥果然還是更厲害一些,我的耐力已經到了極限,還是追不上。正當我要放棄的時候,他也停下了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