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程上,孫大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的豪華馬車。
當他聽到孫功成僅僅一天的時間,就已經收到了八萬多兩交子票的時候,差點把馬車給趕翻了。
這個做大哥的,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叫叫揚眉吐氣,他隻恨這兩匹馬為什麼是四條腿而不是八條腿。
而在益州,院試也是放榜了。
果不其然,孫功成“成功的”名落孫山,榜上連名字都沒有,餘小年大失所望,返回了麵館。
麵館中,賀欣怡也是在前幾日從渝州趕來了,也是在店裏幫忙。
由於秦長義的缺席,李德的成人禮就由賀家父女全權代表去參加了。
在成人禮上,李家可謂是門庭若市,請來的人大多數都是與李家有酒水生意往來的商賈,都是實力雄厚之人。
剩下的一小半,基本上都是有官職在身的人,以京官為主,大多數都是戶部的人。
不過身份最顯赫的要數內侍李德全公公,他是仁宗身邊比較親近的幾個公公之一,也是最忠於仁宗的。
之所以派他來,也是為了拉攏李家,表示李家與趙家之好。
這次李德全來,也是帶著采購指標來的,關係好歸關係好,但皇宮裏麵對李家的酒也是有點喝膩了。
想讓李家釀造一些新的酒水,畢竟盯著皇宮的酒商有很多人,仁宗就是再想和李家交好,也要有人支持才是。
畢竟酒水這個東西,全靠口碑,你仁宗可以強行的給一個人封官,但你總不能勉強所有人喝已經喝膩了的酒。
況且自己也是喝膩了,他也想喝一點別的酒水,無奈也是不能輕易換人,因為李家每年暗地裏也是給仁宗進貢超過五十萬貫錢財。
仁宗也是靠著這個錢財,才有更多的底氣去對抗保守派和一些不知道的暗勢力。
在成人禮上,李家二爺,也就是李家實際的當家人李福定,向大家介紹了秦長義帶來的二鍋頭。
結果二鍋頭一炮而響,在場的所有商賈紛紛掏出交子票,當場就要定酒。
還得是李家二爺會做生意,他早就準備好了合同文書,文書中規定了購買一箱二鍋頭,就必須購買李家其他的酒二十壇。
也是因為二鍋頭的庫存不夠,隻有六百箱,來的賓客確有一百多人,每個人至多能購買五箱。
可李德全利用自己的身份,直接要了五十箱走,當然也是拉了一千壇李家其他酒水回京。
剩下的二鍋頭,完全就不夠分了,李福定也是想出了一個好的辦法,那就是先收錢,後給貨。
一百箱起訂,按照每瓶二百文的價格售賣,這價格還真是不便宜了。
關於售價,賀友臣也覺得價格過於高昂,他也給大夫人說過這個情況,可大夫人覺得這是商業行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
進價已經是二百文了,售價的話那就不知道要高到什麼地步,如果是這樣,那能有多少老百姓能消費的起?
當然,對於有錢的人來說,幾百文買一瓶酒也是沒問題的,畢竟二鍋頭也是高度酒,酒量不好的人,喝上半個月都是有可能的。
可這樣一來,就違背了秦長義,想通過二鍋頭快速培養大宋百姓飲酒習慣這麼一個策略。
二鍋頭在現代生活中的屬性就是百姓的口糧酒,在大宋價格可以適當的高一些,但一定要接地氣,讓老板姓都消費的起。
賀友臣再三勸阻以後,也是沒辦法,畢竟這酒已經是給到李家了。
李家通過這麼一招,簡直是一箭三雕,先是牢牢的抓住了這些商賈的心,並且一次性的收了貨款,第二也是把自己大量的庫存酒也給銷售殆盡,最重要的是讓汴京的那些達官貴人,暫時還離不來李家。
李德的成人禮在最後,變成了大型的進貨現場,商賈門排著隊在李家的賬房交錢,光預定二鍋頭的錢,就入賬了有五萬兩。
至於李家的庫存酒,雖然便宜,但勝在量大,也是入賬了有四萬多,一下子李家的賬房堆滿了交子票。
賬房先生笑的都合不攏嘴,看來李家能過個好年了。
可賀友臣有些不爽了,這李家問也不問他們的意見,一百箱二百箱的往外賣,萬一秦長義沒有這麼多庫存呢。
但礙於成人禮的場麵,賀友臣也就沒有過多的說什麼。
成人禮結束後,李家送走了賓客,這才與賀友臣商議起了交貨的日期。
賀友臣是有些慍怒的,看在今天大喜的日子上,隻是對交貨日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