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北方戰火(1 / 2)

接下來的幾天內,仁宗對於災情的奏折已經麻木了。

各州各縣,沒有一個地方是不鬧蝗災的。

全國糧田,短短七日之內,被蝗蟲食之三分之二。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蔣中興的焚燒之法,看來並沒有任何的奇效,隻是阻擋了一小部分的蝗蟲。

可蝗蟲的繁殖能力太強了,燒死一個,飛起來十個。

仁宗不得不又找到蔣中興,讓他迅速的查找破解之法。

蔣中興隻能回去抓緊翻看典籍,發現典籍中記載,當年匈奴的地域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可匈奴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據說那邊有一種野蜜,是蝗蟲的天敵。

在加上匈奴當時掌握了養蜂的方法,把這種野蜂培養成了家蜂,當他們看見野蜂能對付蝗蟲的時候。

匈奴人一下子把所有家蜂放了出來,這一招也非常的有用。

但這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法,匈奴人據說在近三年內,都沒有多少蜂蜜喝。

蔣中興趕緊把這個信息告訴了仁宗,仁宗又把這個消息再朝會上說了出來。

“怪不得遼國敢在燕雲十六州屯兵,原來他們還有這個。”,左相範琳長歎一聲。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我們大宋不也有養蜂的麼?趕緊傳旨,讓全國的養蜂人把所有的家蜂非放出來,拒不執行者,全部抓起來,事後論罪。”

左相正要寫聖旨,右相蘇覺有不同的意見。

“陛下,如果我們的家蜂,恰好與遼國那邊的蜂子是一樣的,那災情也許有救,如果完全不是一個種類,不但讓百姓的心血毀於一旦,陛下的聖名也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而且,對災情的緩解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不僅要賠上一定的錢財,還要賠上陛下的口碑。”

蘇覺年紀稍微年長一些,考慮的事情更多。

但在漸漸控製不住的災情麵前,任何有用的法子都必須去試一試。

“右相的話不無道理,可現在你還能拿出更好地辦法麼?”

蘇覺佇立在原地,他哪裏有什麼辦法,隻好一言不發。

“範琳,擬旨吧!速速發放各州縣!延誤者,定斬不饒!”㊣ωWW.メ伍2⓪メS.С○м҈

隨著仁宗的一錘定音,範琳開始了擬旨。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朝廷的旨意發到各州縣的時候,養蜂人肯定是不願意的,可官府的人不管那麼多。

你配合也好,不配合也好,全大宋養蜂人的蜂箱全部被打開,每個州縣數有幾十萬個蜜蜂飛了出去。

起初,效果還是非常的好,這幾十萬的蜜蜂與蝗蟲碰上了頭,蝗蟲把他們也當做了食物。

結果引起了蜂群的反擊,這幾十萬蜂群猶如一顆顆子彈,與蝗蟲同歸於盡。

一時間,各州各縣肉眼可見的蝗蟲數量逐漸減少,有的地方甚至暫時沒有了蝗蟲。

秦長義與所有人一樣,先是奇怪,後來才知道是家蜂暫時控製住了蝗蟲。

捷報也是傳到了朝廷,仁宗非常的高興,直接將蔣中興升至戶部侍郎,分管整個農業司。

各州的百姓也是走出了家門,把散落在地上的蝗蟲屍體給收集了起來,一把火燒掉了。

秦長義雖然也很高興,但他還是有一些擔心,他返回現代,查閱了相關資料。

資料顯示在古代的遼國,確實有野蜂與蝗蟲幹架的記載,這也是古代的遼國未收到蝗災影響的重要原因。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可蝗災不會這麼快結束,蜜蜂的數量是有限的的,而且蜂王沒有了蜜蜂的照料,很快就餓死了。

也就是說,這一批蜜蜂雖然立功了,但它們死了就死了,而蝗蟲留下來的卵還有很多,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這些卵。

但全國這麼大的地方,找到這些卵談何容易。

秦長義沒有辦法,趕緊寫信給所有的酒坊,讓大家繼續堅守,不要出門,在必要的情況下一天兩頓,節約糧食和水。

整個大宋還沒有高興半個月,新的一批蝗蟲一夜之間又飛了出來,而且這次的蝗蟲似乎更加的凶猛。

它們飛行速度更加快速,有時候一個晚上就能飛行幾十公裏。

沒有了蜜蜂的存在,蝗蟲飛到哪裏,哪裏就倒黴。

整個大宋的糧田岌岌可危,朝廷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了,隻能讓軍隊在僅存的糧田周圍挖大坑。

在大坑中接連不斷的燃燒木塊,以此來阻斷蝗蟲,可這個辦法隻能阻斷一小部分,蝗蟲實在是太多了。

時間來到了八月中旬,離蝗災興起,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大宋的糧田幾乎損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