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子回到汴京後,很快的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彙報給了劉太後。
劉太後的意思是盡快完婚,這已經是快十二月了,到時候秦懷仁年底要忙著送貢酒。
王婆子也不負眾望,五日內就搞定了所有的事情,敲定了迎親的日子。
接下來,就是送劉彩蝶回渝州。
劉彩蝶回渝州之日,劉太後親自出宮相送,陪嫁品那足足是有二十車。
伺候丫鬟和小太監,更是數量可觀,多達五十人,還都是念過書的。
可見劉太後對這次的重視!
劉太後知道,秦家雖然遠在渝州,而且秦懷仁也不是那麼聰明,可目前隻有秦家她用的比較趁手。
就衝這一點,劉太後怎麼樣都要把秦家給扶起來!
車隊沿途經過許多地方,每到一個地方,渝州秦家要迎娶劉太後幹女兒的事情,都會傳遍整個城市。
車隊走走停停,趕在冬日裏的第一場雪之前,來到了渝州。
車隊也沒有去客棧,反正到時候擺酒定在了飄香樓。
王婆子幹脆帶著劉彩蝶住進了飄香樓最大的雅間,等五日後,秦懷仁來迎娶劉彩蝶。
原本要跟著來的劉秀蘭,在經過益州時,想偷偷去看看李德,所以單獨離開了。
但劉秀蘭保證,迎娶前一天,她一定會回來的。
為了保證娶親的酒席順順利利,飄香樓自劉彩蝶住進來之日起,就開始閉門謝客了。
秦家上下也因此忙碌了起來,這也算是秦家這些年最喜慶的事情。
表麵功夫還是要做的,秦懷仁先是給所有的下人都發了五兩銀子的彩頭。
然後又出資,從城南的秦宅大門口,一路鋪設紅毯,直達飄香樓的門口。
為了不弄髒紅毯,秦懷仁還特議安排了一些小廝,每天在街上巡邏,看見離紅毯近一些的,進行勸阻。
當然在勸阻的同時,也會給上二十文錢。
這一舉動,讓一些臉皮厚的天天都來紅毯附近,秦家的小廝就是知道也沒用,錢反正不是自己的。
如果紅毯髒了,那挨罰的還真是自己。
秦長義對此事也有所耳聞,可他與趙允初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信件,至於秦懷仁什麼時候迎娶,也不是十分關心。
話說劉秀蘭悄悄地留在了益州,她喬裝打扮來到了李府門前。
李府還是這個李府,可似乎又不是那個李府了。
劉秀蘭考慮再三,還是沒有敲開李府的大門,她怕敲開了大門,看到不該看的人和事。
讓她牽掛的隻有李德,如果沒有這檔子事,李德應該還在汴京,作為太子陪讀,日後一定是大宋的肱股之臣。
可現在一切的一切都消失了,李家二爺死了,李家大爺又不當家,就剩一個李德,腦子雖然靈光。
可他沒做過生意,都不知道做生意是什麼,怎麼操作,這些李德都是一竅不通。
李家崛起那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她也沒有臉再去見李德。
劉秀蘭回到這裏,完全是為了再看李德一眼。
可等了好幾個時辰,李府的大門都沒有打開過。
劉秀蘭一連三天都是如此!
“可能這就是命運吧!”
劉秀蘭以為李家的人可能不在益州,便動身趕回了渝州。
就在她轉身離開李府後,李府的大門打開了,李德正要去給自己的父親上香。
這時候劉秀蘭並沒有完全消失,李德坐上馬車後,遠遠地看見道路的前方似乎有個很熟悉的背影。
正當他不太確定的時候,同行的李方元駕著馬車朝相反的方向駛離了李府。
劉秀蘭就這樣錯失了與李德見麵的機會。
雖然已經入冬了,可半個渝州城還是因為秦家的喜事而顯得熱鬧非凡。
不僅僅秦宅張燈結彩,隻要是秦家的鋪子,門口的紅燈籠也是掛的高高的。
附帶著飄香樓也被秦家裝飾了一番。
終於來到了迎娶劉彩蝶的日子,風和日麗,秦懷仁與劉彩蝶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
劉彩蝶身披鳳霞,頭頂紅蓋頭,坐在飄香樓的雅間裏,身旁站著幾個貼身丫鬟。
其他的下人全部都堵在了一樓的入口處,打算討些彩頭。
秦懷仁騎著高頭大馬,胸前帶著一朵大紅花,頭戴高帽,也是一身紅色的衣服,臉上強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