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朝堂之爭(1 / 2)

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整個大宋如秦長義想的一樣。

商會的職工醫保這一政策,不僅通過每一個員工擴散到了社會上。

在商會的招工布告中,職工醫保作為重點宣傳福利,吸引了大量的男女老少。

甚至很多想考取功名和參軍的青壯年,直接放棄了讀書與習武,前往長義商會進行應聘。

這種情況持續了有一個月,部分地方官府覺得這麼下去,大宋的國本都要被動搖了。

他們一麵將情況上報給了朝廷,一方麵與各長義商會的分部進行了緊急溝通。

各商會分部又將這個情況彙報給了渝州總部。

對於這種情況,趙允初已經早就與秦長義溝通過了。

秦長義很能理解這種情況的發生,就猶如當初一代偉人實行的改革開放一樣。

以前覺得鐵飯碗香,但看到下海的人各個都賺了錢之後,都忍不住辭去了鐵飯碗的工作,加入下海大軍。

現如今的大宋也是一樣,長義商會不僅月錢高,還有這種前所未有的福利,誰人不動心呢?

可官家是不容許任何商賈動搖大宋的國本的,趙允初第一時間找到了秦長義,希望他禁止有功名之人、即將參加科舉、武舉的人。

秦長義從心底是不太認同這種做法的,可自己畢竟身在大宋,考慮到大宋的實際情況,他同意了趙允初的意見。

這件事情同樣在朝堂之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仁宗與八王爺雖然早就知道了醫保係統。

可他們不知道會引起這樣的事件。

朝堂之上分成了兩撥意見,仁宗一派覺得必須得昭告天下,讓天下的舉子不得加入長義商會。

否則九族三代之內,不得參加科考。

這個舉措並不是說仁宗不支持秦長義,而是為了大宋國本不被動搖。

而保守派和太後派這邊的官員,這次意見比較統一。

在仁宗發布詔書的同時,還必須勒令長義商會取消自己的職工醫保政策。

“列位,我們不讓舉子們加入長義商會,已經是可以了。人家商會搞什麼樣的福利,那是他們的事情,大宋立國以來,都沒有朝廷直接幹涉商賈內政之事。”

“八王爺,如果不強行讓長義商會取消此項政策,光憑限製舉子有什麼用?”

“是啊,八王爺!陛下的詔書,可以限製目前身有功名,或者即將科考的舉子,可那些還在讀書的、尚在習武的人多如牛毛。”

“你們還知道多如牛毛?可我大宋每年的科考錄取幾人?”

趙元儼竟然對科舉提出了異議,這也是仁宗始料未及的。

“八王爺!你這話是何意思?科舉考試乃千百年來傳下來的,各朝各代都通過科考為國家獲取了多少人才!”

“哼!沒錯!可我問你,每年科考之人幾何?錄入之人幾何?”

趙元儼看著麵前的吏部侍郎,這人一直是保守派的人。

“每年參與科考的各級人員約十萬人,錄入不過千餘人!”

這位吏部侍郎如數家珍,數據倒是背的很流暢。

“十萬之人,錄取千餘人!剩下的九萬餘眾當如何?”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終有考取功名的那一天!”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你可曾想過這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