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驟然安靜下來。
文武百官也不吵了,也不爭了,大家的視線齊刷刷地集中在了穆珩的身上。
但這樣的安靜也隻是一瞬,很快,就有人忍不住跳了出來。
“皇上,穆大人雖是年少有為,還是皇上您的伴讀,但畢竟太過年輕,恐不適主持如此大事,還請皇上三思……”
有人冒了頭,其他人自然也都緊緊跟上。
“議和事關重大,還請皇上另派人選……”
“請皇上三思……”
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
隆譽帝冷冷地看著殿內伏了一地的文武官員們。
他知道,這些人指出穆珩是他的伴讀,不過就是在用“任人唯親”這一點來擠兌他,若是換了隆譽帝剛登基時,他恐怕還真的會為此而改變主意。
但現在,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未能掌控朝政的帝王了。
“你們不就想問朕,穆珩憑什麼能擔此大任嗎?”隆譽帝淡淡地道。
群臣都不吱聲。
他們心裏也確實有著這樣的不忿。
穆珩這麼年輕,入官場也不過一年餘,連跳三級身兼兩職也就罷了,他憑什麼能主持這樣的大事?
真要是讓穆珩去主持議和,等他回來,那不是又得再往上升?
這次的功勞就跟撿的一樣,但誰撿也不能讓穆珩撿!
穆珩的迅速崛起,已經足以讓朝中眾臣有危機感了。
隆譽帝眼中泛出些諷刺:“就憑在戰場上立了大功的千裏鏡,是穆珩進獻上來的,也是他在工部召集了工匠仿製出了千裏鏡的,這些夠不夠?”
“要論對這一戰的功勞,除了拿著命在戰場上拚的邊關將士們,就是穆珩居首功,如今這一戰以大安朝大勝作為結果,眼瞅著要論功行賞了,怎麼著,你們覺得你們又行了?”
“穆珩要是沒資格,那你們又有什麼資格?”
殿內鴉雀無聲。
千裏鏡在戰場上發揮了那麼大的作用,朝中群臣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但這千裏鏡是哪裏來的,他們卻是半點不知。m.X520xs.Com
也正因為如此,此時聽隆譽帝這樣一說,這些想要爭功的文武官員位便都不由泄了氣。
若這千裏鏡是穆珩進獻的……
那,就如隆譽帝所言,他們這些人,哪裏有資格跟穆珩爭?
他們就算是想攔著穆珩不讓他往上走,好像是攔不住了。
有皇上看重,穆珩自己又有功勞在身,他們怎麼攔?
最後,在這樣的沉默之中,穆珩成功拿到了去邊關主持議和一事。
散朝之後,群臣三三兩兩出了大殿,在其他文武官員各種羨慕的目光注視之下,穆珩隻覺得有些無奈。
白撿的功勞,要說他不想要,那當然是假的,畢竟他還想著盡快站到足夠高的位置,好讓薑嬈妻憑夫貴呢。
可這是去邊關,到了邊關之後還要處理議和的事,眾所周知的,議和那就是一個雙方扯皮的過程,誰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搞得定,他都不知道自己這一去要多久才能回來。
孫耀輝與穆珩並肩而行。
見著穆珩並沒有任何高興的樣子,他拍了拍穆珩的肩:“怎麼著,還沒離京呢,就已經開始舍不得你媳婦和一雙兒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