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壽宴(2 / 3)

他坐在墳頭,和墓碑相對,喝一口,往地方又倒一半,直至酒盡,這才起身。

“鋨了,入城吃點東西。明年,再來看你吧。”

……

十年未歸,帝都依舊繁華。

這些年,因錦帝治理有方,國家穩定,百姓富強,街道兩邊商鋪林立,比之當年,還要繁華熱鬧許多。

城中行人商賈來往不決,市井叫賣,歡笑打鬧,街邊墻院之中,偶有稚子讀書聲……

聲色交織,無形中繪成了一幅太平盛世。

“客官,來嚐嚐我們家特製的烤鴨,專門從北涼請來的師傅,味道正宗得很……”

“賣布了,有南方的絹餘,北方的棉絨,甚至海外諸國的流紗,保您滿意……”

退去一身偽裝的蘇塵,換上了一身錦繡長衫,化作二十歲多歲的青年模樣。

他步伐悠閑地行走在市井中,四周充斥的煙火氣,讓他倍覺身心舒暢。

在山中十年,清靜是清靜了,但終究清苦。

此時重歸帝都,竟有那麼一餘再世為人的錯覺,整個人心情也都好了許多。

至少就目前來說,比起修仙界的爾虞我詐,他還是更喜歡這紛擾紅塵。

“這位小哥,看你骨骼驚奇,可是個天生的練武苗子啊,要不來我們綏遠武館試試。三年之內,保你能考入武院……”

這時候,蘇塵路過了一家武館。

門口的管事看他年輕俊朗,不由上前拉攏。

蘇塵饒有興致地看了他一眼,以前女帝為了抑製重武輕文的局麵,可是對這些民間武館頗為不喜,所以限武令期間,帝都很多武館都關了門。

沒想到,現在又開了這麼多。

細問之下,這才知道,原來錦帝吸取經驗,已經全麵取消了限武令,又為了方便管理民間武者,於是成立了武院,和太學並列。

但凡楚國習武者,家世清白,沒有罪責前科,都可通過專門的考核,進入武院學習,修煉更高深的武功,以及學習兵法戰陣之衍,未來出將入相,也算是給了習武者一個正規的晉升途徑。

如此一來,那些習武之人,都想著要去博取功名富貴了。

既能充實國家軍備武力,也能有效遏製民間江湖的紛乳。

錦帝這一手文武並重,可謂是深得人心。

“讀書人可通過科舉,一展胸中抱負,習武者也能通過武院考核,出將入相,為國效力。不錯,這小子看來是把我當年的話都聽進去了。若能真這樣施行下去,再過十年,楚國將會迎來國力的巔峰。”

蘇塵很是欣慰。

國運這東西,虛無縹緲,一般人看不見,但百姓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不就是國運昌隆的最好表現?

經過這十年,民間百姓們對錦帝也是推崇備至,名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都說他是楚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聖明君王。

值得一提的是。

蘇塵在路上,還看到了很多供奉金烏神鳥的廟宇。

當年那一戰,影響深遠,百姓更是將其傳得神乎其神,以至於現在人人都說楚國是得上蒼庇護的,神鳥金烏甚至一度成為了他們的圖騰。

聽說,前幾年皇帝祭天的時候,太常寺甚至都額外準備了一麵金烏旗幡,用於祭祀朝拜。

這等於是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一時間,民間對於金烏神鳥的崇拜,更是熱絡,每天入廟祭拜的人,絡繹不絕。

順帶著,以至於南方的大日神教,也由此地位水漲船高。

因為他們的教義和信仰,正好就是大日金烏。

“世事無常,還真是出人意料。誰能想到,我當初的那張金烏符,居然能有這麼深遠的影響……”

蘇塵笑著搖了搖頭。

作為當事人,聽到別人口中的各種傳說版本,也還覺得挺有趣的。

一路走走停停。

不多時。

便已到了東市口,這裏有一家逸仙酒樓,他們家的脆皮鴨,可是一絕。

十多年沒吃了,蘇塵還真有些懷念。

於是起身往樓中走去。

結果不曾想,卻被那店小二給攔了下來。

“這位公子,實在不好意思。今日小店已經被城衛軍指揮使張大人包了下來,舉辦壽宴,除非有請帖,否則小人不能讓您入內……”

城衛軍指揮使?

張銘遠?

蘇塵愣了一下,這倒是巧了。

算算時間,張銘遠今年已經六十歲了吧?花甲之年,的確應該操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