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田製度表》,對每等宗親能擁有的宗田數做了具體規定。
親王宗田五千畝;郡王宗田三千畝。
鎮國將軍宗田兩千畝;輔國將軍宗田一千五百畝;奉國將軍宗田一千畝。
鎮國中尉宗田五百畝;輔國中尉宗田三百畝;奉國中尉宗田兩百畝。
張居正看完《宗田製度表》後問:“敢問皇上,清丈田畝後,超出規製的宗田如何處置?臣建議直接充公。”
朱載圳道:“不。如果直接充公,定會有人編排予迫害宗室。
予打算讓朝廷出麵,以市價十分之一的價格收購那些土地。購地款分一百年發放。
老子等不到收完購地款,還有兒子、孫子。也算是宗室一種長期收入。”
朱載圳又望向王國光:“汝觀,該你算賬了。”
王國光侃侃而談:“按照皇上所定的策略,戶部按照宗人府名冊估算了下。近三萬宗親會保留兩千萬畝宗地。
開關通海後,大量白銀內流。各地田價如今已漲到了約二十兩一畝。十分之一的價格就是二兩一畝。
也就是說,朝廷要花兩萬萬六千萬兩收購一萬萬三千萬畝土地。
分攤為一百年,每年付給宗親兩百六十萬兩。
相比於以前每年付給宗室的一千三百萬兩俸祿,區區兩百六十萬兩實在不值一提。”
太祖洪武帝對官員們狠,對朱家的子孫卻好得不得了。
譬如一個親王,朝廷一年要供給米五萬石,銀兩萬五千兩,金三百兩,錦緞四十匹、貯絲三百匹,紗羅千匹,夏布千匹、冬布千匹,絹五百匹。
雜七雜八加起來,朝廷養一個親王,一年要花六萬多兩。
即便是八等宗親奉國中尉,一年俸祿供給也要三百兩。
而朝廷正一品大員,年俸折銀不過三百兩而已。
宗室一手大搞土地兼並,一手掐著朝廷的巨額俸祿。
怪不得後世史家有個很靠譜的觀點:宗室吃垮了大明王朝。
朱載圳這一招對宗室來說夠缺德的。實質上沒收了宗室海量的土地,名義上卻是“買”的。
不愧是遠德皇帝。
若換了弱勢皇帝這麼搞,藩王、宗親們指定會“清君側,奉天靖難”。
然而朱載圳是強勢皇帝。手握精銳新軍,哪個敢造反?
成祖爺是藩王造反出身,即位後大肆削弱藩王的力量。
經過後麵八代皇帝持續百年的削藩政策,藩王手中掌握的軍力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藩王護軍製度,現在幾乎名存實亡。就比如湖廣的遼王,名義上有三護軍。員額應該是一萬多人。
實際上卻隻有幾百人,且根本算不上“軍”,撐死就是家丁。
張居正道:“敢問皇上,朝廷沒收,哦不,朝廷購買的宗田如何處置?那可是一萬萬三千萬畝田。”
朱載圳答道:“這些田歸於朝廷,屬於官田。無主佃農可以承種。收獲的糧食三七開,七成歸無主佃農。
朝廷獲得的三成收益,全部用來興辦教育!在全國各地創建蒙學。凡八歲到十四歲的孩童,皆可入蒙學免費學習。”
張居正算道:“保守估計,一畝地夏麥秋粟收成是兩石。一萬萬三千萬畝田,年產糧是兩萬萬六千萬石。約折銀一萬萬三千萬兩。
三成就是三千九百萬兩。
這麼大一注銀子,全部拿來興辦教育?皇上,是否太多了?”
朱載圳道:“並不多。予計劃用十年時間,讓蒙學遍及全國。二十年之內,大明的青年無論高低貴賤,人人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