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之後,兩位警察同誌提出了告辭,李指導員也隨之站起身說,“我們的事情也辦的差不多了,一起走吧。”
之後兩撥人就都離開了,走在鄉村的小路上,李指導員看著村裏飄出的嫋嫋炊煙,淡淡地說道:“還請兩位警察同誌好好查查這件事,不能寒了他們的心啊!”
兩位同誌也鄭重的點了點頭:“指導員同誌請放心,查出真相是我們警察的職責。”
說完兩方人握了握手,就分開了。
在軍用吉普車上,指導員對記者說道:“小劉,回去了好好地把林同誌的事跡報道一下。”
小劉記者聽出指導員的側重點:“指導員請放心,我一定好好寫這篇稿子!”
兩位警察回到警察局之後,就把今天的事情上報給領導,領導聽說省軍區的指導員特意帶了記者去感謝林曉曉同誌捐贈物資,沉思了片刻之後,又把昨天王主管的口供看了一遍,說道:“去鐵道局查查吧,尤其是那位照顧母親的工作人員,這個人應該是個突破口。”
“是!”兩位警察領了任務之後便離開了。喵喵尒説
之後幾天,他們也喬裝打扮一番蹲守在火車站,發現最近丟失物品人一個都沒有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之後警察問了幾位大包小包的乘客,詢問為什麼不托運,而得到的一致答案就是“會丟東西”,所以寧可自己背著,也不托運了。
事情查到這裏,就已經很明顯了。
於是兩位同誌帶著證件就來找負責托運工作人員詢問,而工作人員卻說自己是剛來的,之前那個人已經不幹了。
先前工作人員檔案中留下的家庭地址有很明顯的改動痕跡,不過警察還是跑了一趟,意料之內的沒有找到。
警察向上彙報之後,便兵分兩路,明麵上開始尋找前鐵路局托運部工作人員,暗地裏一直有人在盯著王主管的一舉一動。
而部隊那邊,在小劉記者回去的第二天,軍報上就刊登了“軍民一家親,丟失機器,加班加點不能耽誤捐贈物資”一文,文中還刊登了“北溝鹵味”的第一張職工合照。
訂閱軍報的當然不止有部隊,還有市政府,省政府。
而當他們看到這篇文章時,先是慶幸“北溝鹵味”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長臉是肯定的,可是多讀幾遍之後,就發現,明著這篇文章是在表揚這個加工廠,可是實際上,是在為加工廠發聲!
鐵路局托運的機器居然還能丟!
這不是打臉嗎?自己的地盤上居然能丟東西!
當天,省政府給市政府打電話詢問托運行李的情況,市政府又打給鐵路局了解情況,一層一層的詢問你,鐵路局的壓力驟增!
而市公安局那邊,在經過長時間的盯梢後,終於發現了王主管的異常。
王主管有兩套房子,一套是鐵路局分的筒子樓,王主管的一家人都住在這裏;而另一套,是一個小院,裏麵隻住著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
王主管不經常來,但是僅僅是去的那一次就被公安局發現了。
而且,當王主管去那個小院之後不久,就來了幾個人,拉走了一車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