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孔子的到來,墨子,公輸班,李悝等學派創始人以及領軍人物也正式加入講學。新絳學宮真正成為了天下有誌之士向往之地。
今日又迎來了一個,學派的大賢道家文子。
文子與率眾弟子而來的孔子不同,他一人一驢而來。和其師老子一樣拒絕了所有弟子的追隨,隻是有問題的時候來請教就可以。
不過他的到來,還是引起了趙午重視。
“文師到來這下天下渴望學習道學之人必會歡欣鼓舞。”趙午行禮道。
“趙上卿過獎了,老巧隻是一個山野之人。”文子謙虛道。
“文先生此番來此,想必也是衝新絳學宮而來?”
趙午知道,如果自己不提點幾句,那麼眼前的這位道家賢者恐怕就不好交流了。
“老巧此次前來,確實也是帶著些許私心而來。”文子笑嗬嗬道。
“哦?敢問文先生,是什麼私心?”趙午微笑著問道。
文子從懷裏掏出一張卷軸:“老巧想把《通玄真經》傳承於學宮。”
“《通玄真經》?”趙午聽聞此話微微驚訝道,“不知先生所傳何法?”
《通玄真經》乃老巧自創共十二卷,至於傳授何法,看各人之領悟了。”
趙午接過卷軸,看了一下。《道原》、《精誠》、《九守》、《符言》、《道德》、《上德》、《微明》、《自然》、《下德》、《上仁》、《上義》、《上禮》“這卷軸所記錄內容,便是老巧必身的研究。”
趙午打量了一下手中的卷軸,然後遞回到了文子的手中:“不知先生想傳於誰?”
文子將卷軸收起,笑吟吟道:“老巧希望能夠傳承於新絳學宮。”
趙午皺眉沉默片刻,緩聲問道:“難道先生認為這天下最適合修煉《通玄真經》之地便是新絳學宮?”
文子微微搖頭:“老巧並無此意。”
“既然如此,為何要傳於新絳學宮?”趙午反問道。
文子歎息了一口氣,解釋道:“老巧也想尋找一個傳承之地。現在看來此地最為合適。”
“這是天下心向道學之人福音。”趙午道。
文子卻繼續道:“老巧雖為心向道學之輩,但也曾為聖人老聃門徒,所以老巧必須傳播道學。《通玄真經》適用於天下間最純粹的心向道學之人,老巧希望這部真經可以傳播於世,廣泛惠及天下心向道學之人。”
趙午聞言微微點頭,然後道:“既然如此,那麼趙某也不阻攔先生,先生若有需要,盡管前來尋找吾。”
“如此,那麼老巧就謝過了。”文子拱手行禮道。
“文師不必多禮,晉公創新絳學宮就是為了傳播天下各學派之學問。”趙午回禮道。
“吾有一個不情之請,望文師能公開講學。”
“也好,老巧也想會會這新絳各派之學者。”文子道。
很快整個學宮的人都知道道家賢者文子,將在學宮講壇講學。
整個學院許多的學者都趕到了山頂的講台。
而文子也早已準備妥當,坐於主座之上。
“諸位,老巧這些年遊曆於江湖之間,觀世間百態,終於來到了這新絳,見識到了新絳各派的風采,今日也想借助新絳學宮這裏各學派之優秀學術典籍,與爾等論證道家之學。”
“文師大才,吾等佩服。”
“文師能夠聆聽講學,是吾等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