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常家二爺這是替天行道!(2 / 3)

“當然沒有!”

“據卑職所知,呂祿的長子經常流連花叢,跟很多青樓女子有染。其中有一個揚州歌姬,懷了呂祿長子呂偉的孩子,現在已經三月有餘。”

周誌清說到這兒,趕忙又看了眼扇子,然後繼續說道。

“另外,呂偉成親之前,呂家曾經驅逐過一名婢女,婢女當時就被呂偉糟蹋了,也懷了孩子,並且將孩子生了下來。”

“呂家還有一大一小兩個後人,怎能被定性為滅門呢?”

“這……”

周誌清的話一出,整個大堂上一片寂靜,所有參與審桉的官員都傻逼了。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武將勳貴這邊這麼無恥,竟然無中生有出來兩個呂家後人!

事實上,文官這邊還真猜對了。

揚州歌女肚子裏的孩子,揚州歌姬自己都說不清。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她確實陪呂家長子呂偉睡過,而且有很多的人可以作證。

另外一個呂家婢女,也有人牙子和賣身契等物可以作證,且身邊確實帶著孩子。

至於孩子是誰的就不重要了,反正武將這邊一口咬定是呂家的。

朱允熥微笑著朝周誌清眨了眨眼,非常滿意周誌清剛剛的話。

因為這兩條脫罪的計策,乃是他想出來的,哇嘎嘎。

既然文官口口聲聲說是滅門慘桉,那他就製造沒有被滅門的證據。

大理寺卿張廷蘭聞言,臉上寫滿了不信。

“口說無憑,可有將呂家後人帶來?”

“有!”

周誌清轉身對著身後的武將們道。

“帶呂家後人,以及人證物證!”

武將這邊再次閃開一條道,從裏邊走出一個小腹微微隆起的美貌婦人,在美貌婦人身後,則是一個穿著粗布衣衫,領著一個三歲孩童的鄉間婦人。

最後就是青樓老鴇子、人牙子之類的了。

“民婦潘巧巧……”

“民婦葉娟……”

“拜見青天大老爺!”

張廷蘭看著幾人出現頓時有些懵,他本以為周誌清是隨口說著玩的,哪承想對方竟然真的把人給找來了。

“你們誰懷了呂家的孩子?”

潘巧巧抬起頭媚聲道。

“回稟這位大人,是奴家懷了呂偉的骨肉,現在已經有三個多月啦……”

“可有證據?”

潘巧巧聞言捂嘴吃吃一笑道。

“大人,這種事哪來什麼證據?”

“不過,三個月前,呂家官人天天住在奴家那裏,青樓內外很多人都知道的,您隻要一打聽就知道了呀!”

青樓的老鴇子趕忙向前兩步道。

“大人,民婦可以作證,呂偉確實天天住在我家姑娘那裏,直至玩厭……不不,我家姑娘懷孕後這才換別家的……”

“這事街坊鄰居都能作證!”

“比如說對麵生藥鋪的劉掌櫃,就能給我家姑娘作證。因為呂偉那方麵不行,經常去他店裏買壯陽的藥……”

“大人,壯陽藥您懂不?”

老鴇子這話一出,門外頓時變成歡樂的海洋。每一個男的都露出會心一笑,並且暗暗記下了青樓對麵、劉掌櫃等關鍵信息。

張廷蘭啥時候受過這般羞辱呀,當即氣哼哼地一拍桌子大罵道。

“這裏是公堂!”

“公堂之上沒人問你話,休得胡言亂語!”

“是是是,老婦這就閉嘴……”

“那個誰,你跟呂家又有什麼關係?”

葉娟一邊說,一邊從身後將兒子拽過來,對著審問他的官員道。

“這就是呂家的孽子,還請大人給民婦做主呀,嗚嗚嗚……”

張廷蘭見狀再次陰沉著臉問道。

“你說這是呂家之子,那你可有什麼證據?”

“有!”

“呂偉勾引民婦之時,曾經送給民婦一塊玉佩,說是宮裏的太子妃賞賜給他的……”

葉娟說話的時候從袖子裏摸出一塊玉佩,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

張廷蘭命人拿過去一看,隻見上邊打著皇家的烙印,頓時知曉此物假不了。

朱允熥見他們查看玉佩,登時命人將宮裏賞賜的賬簿拿來,裝模作樣地比對。

不一會兒就在賬簿上找到了玉佩的記錄,證明此物確實出自太子府,乃是皇家之物。

至此,民婦葉娟的身份也得到確定。

張廷蘭等人還不死心,可在見到了人牙子上交的賣身契後,也不得不承認,這證據鏈齊了……

都察院左都禦史袁泰聞言站起來道。

“就算呂家還有兩個血脈在世上,但常升殺了呂家一百多條人命,這件事總做不得假吧?”

袁泰說這話的時候都沒看常升,隻是盯著一旁的朱允熥看。

朱允熥被袁泰看得一陣不好意思,微微一笑說道。

“不假!”

“常升確實殺了一百多人。”

“但此舉可當不得是滅門了,最起碼還是給呂家留了兩點血脈呢嗎?”

“好好好,就算沒滅門,那殺了一百多條人命,也該以死抵罪吧?”

朱允熥再次一笑,指了指下邊的周誌清道。

“孤還小,還是有請我方訟棍說話吧。”

“周誌清,你來回答袁大人的話。”

周誌清聞言趕忙上前一步道。

“袁大人,我方並未否認殺人的罪名,隻是不想認滅門之罪而已。”

“既然袁大人也不認為呂家被滅門,那咱們就繼續審桉吧!”

袁泰聞言不解地道。

“還審什麼?”

“你們都承認這一百多條人命了,那常升就該認罪伏法呀?”

周誌清聽到這話朗聲道。

“我們認呀!”

“我們沒說不認罪呀,但隻要不是滅門慘桉,那我們就有的一辯了。”

“辯?”

“對!”

“辯!”

“首先,常升乃是開國公,按照八議之禮,最起碼算得上議功,可罪減一等。”

所謂八議乃是古代皇帝和貴族為了給自己脫罪設置的漏洞,分別為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每一條都能減罪一等。

死刑可變成死緩,死緩可變成徒刑之類的。

朱允熥跟三位國公商量之後,覺得完全幫常升脫罪幾乎是不可能了,隻能試著從八議上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