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多億。

國家外彙九百多億。

這一戰,怎麼看都贏了,畢竟曾經僅靠國家兜底也沒輸。

而贏,就意味著賺錢,賺那些空頭們的錢,因為這一次江辰是多方。

隻不過賺得會少一些,開不了杠杆,實打實的資金接盤,相比前麵賺的,這一戰大概就是領低保。

可整個事件的發展還是充滿了魔幻。

從時間線來看,空頭們的目光並不是第一次來到香江。

事實上空頭們早就來過了,隻是他們來的時候,香江回歸,市場熱情高漲,以至於半點便宜都沒討到。

回歸帶來的信心,更是使得東南亞的確血崩之時,香江股市節節攀升,在八月中一舉衝破一萬六千點。

目光再次回歸香江之前,空頭們首先盯住的也不是香江,而是台幣。

是的,台幣。

如果沒有韓國市場的意外,那麼新台幣會是重點攻擊對象,而事實上韓國市場洗劫過後,空頭們也的確就是攻擊台幣去了。

這事江辰沒參與。

不是不想,而是不太合適,此外,他也不清楚這次危機之中台幣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因為在他已知的記憶中,就沒有出現台幣的身影。

沒有料到,也沒有下場的計劃,韓國市場結束,香江戰役尚未打響之前,空頭們集結攻擊新台幣的空檔,他的注意力都在香江。

因為他認為這裏會是繼韓國之後空頭們的新目標。

也因為這裏是必須要守住的戰場。

他在這邊也做了很多部署。

一方麵是集結資金準備狙擊針對港幣的行動,一方麵是做空股市。

是的,彙市托底,股市做空,兩者同時進行。

這聽起來有些矛盾,但實際上很科學,因為哪怕在外彙市場獲得勝利,成功維持住彙率,也無法組織股市下跌。

恰恰相反,越是集結資金在外彙市場狙擊,越是會造成股市暴跌,因為錢都從股市流入外彙市場去了。

空頭們也是這麼幹的。

從泰銖開始,空頭們就是彙市股市兩頭吃,在針對香江的戰役尚未打響之前,就已經有人暗地裏在股市布局。

這一點外界很難發現。

但事實就是,自時間進入九月,股市未平倉的期指合約持續增加,都是沽空的。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自己來做空呢?㊣ωWW.メ伍2⓪メS.С○м҈

既然股市下跌無法阻止。

既然反正都要被收割。

那我自己收割我自己,行不行?

這聽起來很扯。

作為特別顧問,江辰在會上提出來的時候也招致一大片反對。

可仔細一想,好像也不是不行。

其一:與其被人收割,還不如自己收割自己。

其二:盤子就這麼大,能收割的就這麼多,我多收割一點,那敵人就少收割一點。

所以最終這個建議還是通過了。

這一塊倒是花不了多少錢,江辰拿了三十億出來,國家二十億,他自己十億,杠杆一開,空頭怎麼操作跟著怎麼操作就完了。

因為國家表示抽不出多餘的錢來,畢竟相比股市,對國家而言貨幣市場更加重要。

效果也還行。

總共三十億美元的資金,杠杆全開,理論上能翹起上千萬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