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拜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此,禮成。
大明王朝多了一位武德太上皇,少了一位人嫌狗厭的武德皇帝陛下。
禪位大典結束之後,朱高煦召集文武重臣於乾清宮正殿議事。
而朱瞻壑這位新帝則老老實實地站在旁邊,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朱高煦先是看向了張輔、沐晟等勳貴武臣,笑道:“這些年你們做的很不錯,朕很開心,也對你們很放心。”
“西征和南征不能停,繼續打下去,朕還有那麼多的兒子,太子也誕下了龍子,全都眼巴巴地等著你們打下地盤呢!”
“你們隻管不斷向前打就是了,至於打下來的地盤,能不能守得住,那就是這些宗室成員的問題,皇帝你記住,不管是誰,不管是誰的兒子,要是連地盤都守不住,那就給朕廢了他,宗正寺把這條寫進大明宗律裏麵!”
朱瞻壑聞言隻能苦笑著點了點頭,壓根不敢反駁。
一眾勳貴武臣聽到這話,心裏麵頓時就安心了。
得了皇帝陛下這句話,他們可就徹底放心了嗷!
朱高煦又看向了楊榮、楊士奇等人。
“攤丁入畝和免費教育這兩項國策,必須堅定不移地推行下去,後世子孫為帝王時,誰敢廢除這兩項國策,那就是大不孝,宗正寺把這條也寫進去;若有朝臣官員破壞、動搖這兩項國策,罷官去職誅三族,刑部把這一條寫進大明律令!”
宗正寺大宗正和刑部尚書接連點頭,這是利國利民的國策,他們自然不會反駁。
更何況他們也不敢反駁,沒看見新帝都老老實實地聽著呢嘛!
“對了,還有一點,增加一條國策,那就是軍部改製為大明陸軍與大明海軍,一應資源同等,不可厚此薄彼,尤其是海軍,曆代帝王都必須重視起來,這將會是我大明製霸天下的唯一道路!”
提到這一點,朱瞻壑臉色頓時就變了,他似乎想到了什麼,卻是不敢開口。
一眾文臣縉紳對此沒有絲毫意見,反正軍費開支都是皇室在承擔,關他們屁事嗷!
倒是勳貴武臣有些變了臉色,如此一來那海軍就徹底獨立出去了,他們陸軍的資源這是變相地減少了啊!
奶奶地,肯定鄭和那個死太監進獻的讒言!
一眾陸軍勳貴雖然憤怒,但是他們也不敢吭聲。
畢竟真要是說起來,人家鄭和帶著寶船出去貿易一趟,賺得錢糧比他們西征軍和南征軍加起來還要多得多!
換句話說,他們陸軍將士,其實是人家海軍將士給養著的,現在眼瞅著陸軍將士開始自己掙錢了,那海軍將士肯定就不樂意再養他們了啊!
分家!
必須得分家!
立刻馬上地麻溜分家!
這家是分了,以後陸軍將士的日子就要難過了,想要掙得一些外快,就隻有嗷嗷叫著去西征和南征了。
畢竟人家海軍將士出海貿易一趟,就能夠賺得盆滿缽滿,哪裏是他們陸軍可以媲美的。
“行了,總結起來就這麼三項國策,你們都散了吧。”
朱高煦擺了擺手,示意文武重臣退下。
大殿裏麵,隻剩下了朱高煦和朱瞻壑父子。
朱瞻壑看著自家親爹,冷不丁地問了一句。
“父皇,您是不是想出海?”
“嗯?你怎麼知道?”朱高煦反問道,“你娘告訴你的?”
朱瞻壑聞言傻眼了,頓時就跳腳咆哮道:“什麼意思?您這是什麼意思?皇帝都不做了,非要跑去出海,還要帶走我娘她們,您問過兒臣的意見嗎?”
“要不是兒臣看見娘她們都在收拾東西了,父皇還準備瞞兒臣多久?難道兒臣就不是父皇親生的嗎?”
說著說著,朱瞻壑就委屈巴巴地哭了起來。
沒有這麼不當人的親爹啊!
“傻兒子,別鬧!”
你要真說起來,我可能還真不能算是你親爹嗷!
朱高煦笑道:“說說正事,剛剛我提的那幾項新政,你必須堅決執行下去!”
“你爹我隻是出海了,還不是死了,要是被我知道你小子敢不聽從安排,上位後就胡亂瞎搞一通,老子立馬回來廢了你!”
朱瞻壑聞言滿臉不爽,他就活像是個大冤種!
“然後用人這一塊,內閣這一方麵,楊榮和楊士奇不要動他們,讓他們繼續去推行新政國策,死後該給的尊崇待遇不能少,當以國士報之!”
“然後就是六部尚書,蹇義和夏元吉會致仕,由於謙和周忱分別接替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一職!”
於謙?
吏部尚書?
朱瞻壑眉頭一皺。
“父皇,這是不是有些太……”
“你不懂於謙這個人,周忱是經世之才,那於謙就是安邦之才,現如今中央朝廷擴大權柄進駐地方後,各地官員都有些人浮於事,考成法也逐漸流於形式,所以等蹇義退下去後,就讓於謙去清洗一遍這些狗東西!”
聽到這話,朱瞻壑總算是明白了,對於謙也多了一份重視。
周忱他自然是認識的,父皇一直在給他培養的戶部尚書,足以與夏元吉媲美的帝國精英財稅專家,戶部尚書這個職位非他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