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若無其事地講述著,即便在別人提及了紅葉之死之後,葉楓現在也可以麵色如常,似乎一點影響都沒有,就好像已經走出了紅葉之死的陰影。畢竟對於任何過去的痛苦而言,時間都是最好的治愈解藥,隻是時間長短問題而已。而千年時間足以治愈世間任何疾病,抹平世間一切傷痛,但是真的是如此的嗎?誰知道呢?起碼在場的人都沒有覺察到葉楓有異,但是唯一感到其有些不對勁的隻有任小瑾,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無底的深淵海底裏麵有了一陣細小的波動,但是表麵卻是平靜的什麼都看不出來一般,以至於任小瑾一度以為那是自己的錯覺。
葉楓雖然已經不會再像之前那般的固執,但這並不代表他就徹底遺忘,他隻是知道有的時候,自己需要放下一些東西,讓自己輕裝簡行,這樣才能走得更遠。就如同他接受了李杜康的死,卻沒有遺忘,隻是記在了心底,而那抽煙的習慣就是從李大哥那裏繼承而來,以紀念古人。那麼紅葉呢?
書回正傳,葉楓繼續道
“佛經曰:人為為偽,人弗為佛。意思是說凡是人所刻意追求的東西,都是虛偽的,有違天道的;而順應天道不強求,凡人所不刻意作為的,就會自然進入到佛的境界。
“hua夏的先哲們,由此悟到機心與道心的區別。機心,指一個人處理事務的方式以利益至上,有“人為虛偽”的成分;道心,就是順應自然的規律,培植悲天憫人的優雅情懷。
“而虛無主義和順應天道不強求的區別又在哪裏,畢竟二者很像不是嗎?虛無主義是認為所有事物都沒有意義,因而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虛無主義的產生通常都會伴隨著情緒上的消極和悲觀,甚至是抑鬱。這樣的人看問題往往更加深刻,卻也很容易走向某個極端。
“我們常說人生有三個境界: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第三重境界看山還是山。”
“虛無主義的人,就是處於第二重境界領悟的人,而且是領悟偏頗的人。這個時候的人基本上是回不到第一重境界的,就像是瞎子睜開眼睛之後,就不會再閉上回到黑暗的世界是一樣的。但是這個不代表人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代表著無法進入到第三重境界”
“就拿我剛剛提到的吃烤肉來舉例,隻有覺得烤肉味道不好吃的人,才會去思考烤肉的意義是什麼。”
葉楓頓了一下,對著藍蘭說道:
“所以根本的問題不是一切有沒有意義,而是藍蘭姑娘你,不喜歡自己此刻的人生罷了。我說的可對?”
“你!”藍蘭欲要反駁,但是話到嘴邊,卻意外的無力說出口,因為她這才發現葉楓說的都是對的。所以她無法反駁葉楓。
葉楓繼續道:“莊子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們都隻看到有用的意義,卻看不到那些看似無用的事物的意義,有的時候也是有著意義存在其中的,隻是人們的眼光、眼界和懶惰讓人們忽視了其“無用之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