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道:葉楓小時候的性格和現在相比變化很大啊。
葉yu道:你說的沒錯。
其實你會發現葉楓小時候的性格,和在永安還沒被卷進去魔界的葉楓相比,就已經很不一樣了,那樣的話更加不用說千年魔王的葉楓了,根本找不到過去的半點影子,就如同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和成人閏土。但是對於葉楓而言有些東西自始至終也還是沒有變過的。
畢竟有的時候,你即便不想長大,想停下腳步,想“男人至死是少年”,想等一下,緩一緩,但是時間卻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依舊一分一秒地把那看似屬於你的一天時間推動消耗掉,逼著你迎來第二天,緊接著第三天、第四天,最後乃至一年、兩年、三年,乃至十年。你會慢慢長大,性格也會逐漸的改變,變得慢慢不像過去的自己,其實那叫三觀的形成。
雖然我很想長篇大論、相對係統全麵地討論下成長過程中改變的問題,但是鑒於一方麵之前已經提過了很多,另外一方麵也沒什麼心情,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實力不允許啊。所以就不再贅述,而是隨便講講,講到哪裏算哪裏吧。但是呢,即便不想贅述,有一點還是想先提一嘴的:
即使你有諸般理由、借口,能完全說服自己、說服別人,說服我,可以自始至終都奉行著:男人至死是少年。但是還是希望你能意識到一件事情——年歲到了長大的時候,也就是該心長大的時候了。
《道德經》裏麵說過“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你逃避長大的責任,那麼那份責任並不會因為你的逃避而消失,而是轉嫁到別人頭上,一般來說轉嫁的對象,都會是你的高堂雙親。如果你家庭條件殷實,父母身體健康,你這麼大了還孩子氣,她們會覺得你很可愛,畢竟天底下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呢?即便你50歲了,在他們的眼裏,依舊是他們的兒女。但是呢,如果你家庭條件不好,你的父母都年老多病,如果你還不成長成熟,人間悲劇或許就發生在你的明天。這種人,不客氣點講的話,就是“巨嬰。”
當然還是有另外一些人與剛剛所提的“巨嬰”恰恰相反,他們往往看起來年紀輕輕,卻有著超越了他這個年齡層次的冷漠淡然、人間清醒、甚至是蒼老。或許你會說那不就是葉楓那樣的人嗎?其實也不算說錯。但是這種人在我們的生活裏麵並不是少見,而這種人大概率真正體會過什麼是人生真正的深淵。
一個人如果擁有了超過他那個年齡段的神韻,他就一定經曆過他那個年齡段不該承受的挫折。這種挫折奪走了他這個年齡段本該像其他人一樣所保有的某些東西罷了。
有人會覺得這個是生活給他的禮物,是成長過程中的大機緣。
但是在我看來,如果自己的能力能跟得上,進而戰勝了挫折,那才叫做機緣。而能力跟不上的話,就是被挫折折磨,那根本就是苦難。如果是後者,大概率他會認為自己人生是就是沒有希望的灰暗。他本來可以循序漸進地體會自己的人生以及認識眼前的世界。在每一個階段去接觸他本該有的快樂和悲傷。但是這個過程如果被人為或者是天意給加速的話,其實都是對人靈魂的一種透支。就好像少年郎就該鮮衣怒馬、意氣風發、人不風流枉少年,但是這個少年時候你卻老成持重,當你老來之時,可曾會有少年意氣風發的事兒在腦中回想和感念呢?如果沒有,這無疑不是一場無法改變的人生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