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新的敵人?(1 / 2)

旁白道:葉yu,你說一個國家要變強大,就一定要對外開放交流嗎?

葉yu道:你這樣問我,基本和問我一加一能不能不等於二,可不可以等於三一樣,你讓我怎麼回答你?

旁白道:怎麼說?

葉yu道:怎麼說?那先說些年代久遠的,在中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麵,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學術派別很多,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陰陽、縱橫、農、雜等家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係。至戰國時期,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麵。對當時思想、學術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深刻影響。那個時期思想文化能取得那般的成就,關鍵就在於開放和交流

但是當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統治階級思想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思想文化就再也沒有什麼長足的進步可言了,反而是一直在走下坡路。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後世儒家的思想理念已經偏離本意,偏得他媽的估計連孔子都已經認不出來了。而且後世儒生一脈中再也沒有如同孔子一般的聖人出現,但是偽君子卻在全社會如同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其失敗就在於沒有開放和交流

在說些年代近點的,1840年,西方列強用武力強行敲開了古老封閉滿清王朝的大門,開啟了hua夏的百年屈辱史。那個時候的人們想自強、想國強,想不再遭受西方列強的淩辱。他們知道不能再繼續保守封閉下去,否則下場就隻有國滅族亡。他們放開眼界,走出國門,當時“師夷長技以製夷”這句口號,響應者甚眾。雖然那是找錯了救國方向的一句話,但是從中不難看出,人們求思求變的意向,以及那個時候人們已經意識到不能再故步自封,閉門造車了。會死的

曆史的教訓擺在那裏,而且蚩家家主蚩離,根本就不需要查閱史書資料就能了解到那段曆史,那是因為,蚩離,他就是那段曆史的親身經曆者。那時候的他還不是蚩家家主,還隻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自然也參與到了那一場轟轟烈烈的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中去了。隻不過後來因為親眼見識到了那不屈抗爭的表麵之下的醜陋的人心人性,受到了莫大的打擊。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了南疆繼承了蚩家家主之位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形容當時的蚩離的情況,那就是:“我隻能奮鬥,我不能失敗,否則我就隻能回家繼承家裏億萬家產混吃等死了。而最終我還是失敗了”

而如今的蚩家所麵臨的局麵和那hua夏百年屈辱的曆史的開局幾乎如出一轍,也是一樣的被人用武力打開了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