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邊麥苗將陸夫人需要的東西交給她之後,她又對阿奶說道:“阿奶你這幾次給的散銀我就先不交給你了,省的後麵有什麼需要又要從你身上拿。”

這句話是麥苗故意這麼說的。

為的就是萬一她花銀子買了東西,家人疑惑她銀子哪裏來的。

至於那一大筆銀子,等以後要花的時候在想辦法國明路吧,現在走一步看一步。

“傻孩子你拿著就是,東西都買齊了吧,走吧,趁著這天還不是很熱早點趕路。”阿奶心裏跟明鏡一樣,自然不會反對麥苗自己拿銀錢在手上。

隨後一行人便開始出發繼續趕路。

休息了兩日,陸夫人精神狀態好了很多,路上還能下來跟麥苗他們邊走邊聊天。

而這期間麥苗也明白了為何陸夫人身邊沒個嬤嬤或者丫鬟。

原來陸大人在朝的時候有個嬤嬤,不過後來生病沒了,陸夫人身邊就沒再安排別的嬤嬤跟著。

就兩個貼身的丫鬟跟著。

後來陸老爺辭官回鄉,又遇著荒年,那些丫鬟就沒一個願意跟著走的,到底還是太小太年輕了。

陸夫人也不喜歡強人所難,不跟就不跟吧。

然後路上就由陸老爺照顧,做飯的事情就交給兩個孩子。

好在是熬粥沒什麼技術含量,隻要多放水,熬熟就行。

路上遇著有人的縣、城就進縣、進城休息,吃點好吃食補充一下。

這樣的情況也是為難沒吃過苦的陸夫人了。

陸老爺跟陸夫人是涼城、周縣,陸家鎮人,鎮上的相比較村裏的條件還是要好點的。

而且陸老爺家以前也算的上是有錢人家,所以家族也重點培養他,原本他是想著走武官路的。

不過後來遇見陸夫人,就改變了主意,開始走上考科舉之路。

一路從涼城走到遼城,最後在遼城當上了大官。

家裏人也為他高興,舉家搬遷到了遼城。

不過家族還在陸家鎮。

所以現在年老了,也隻剩他們一家四口了,就想著還是回歸故裏,回到自己的家鄉安度晚年。

至於陸公子兩兄弟,陸老爺是想著回到家鄉做點生意,娶個能過日子的媳婦就這樣算了。

至於報效國家還是別費那個心了,除非換個明君還可以考慮一下。

不過這事陸老爺心知肚明,難,這遼國以後老百姓的苦日子還長著。

反正他是看透了,也失望透了,管不了那麼多,那就隻能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不然管的太多了,腦袋就得搬個家。

他承認自己怕死,但是在昏君麵前誰又能不怕死呢?

誰都想當個好官為民謀福,但上麵的君王不行,你再努力都白搭,稍微說的多點,惹惱了那位直接抄家滅族,誰還敢往前衝。

在朝的時候,陸大人是目睹過這些的,他的官不大不小在遼王麵前也不是什麼大紅人,說不上什麼話,間接救了他一命,有幾個說的上話的大臣,當場就被殺了,嚴重的直接抄家。

到後來就基本沒人敢說了。

後來好幾個老臣包括陸大人便辭官回鄉。

他們一走,遼王的孩子們立馬安排上他們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