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麥苗正在農場的山頭忙著收拾各種菜,院子的馮管家匆匆忙忙跑來找到麥苗。

“姑娘,快回院子,剛才右幹將過來提前知會您,說京都來聖旨了,讓你準備準備,大隊伍一會就到了。”

“京都來聖旨了??”聽到這幾個字麥苗一臉疑惑?

不過很快又明白了過來。

這怕是因為過年的時候救了邊關整個軍營的事,趕走敵軍的事太子跟皇上說明了,所以這是給她送賞賜來了??

想著要是賞賜,那應該會有不少好東西。

麥苗放下手中的活,趕緊回了院子。

“馮管家,你去書院把三位公子叫回來。”

麥苗回院子路上不忘還有三個弟弟沒在家,趕緊讓管家去叫回來。

“好。”馮管家應下就出了院子往書院小跑過去。

麥苗回了院子之後,就直接進了空間,然後洗了個澡,把自己收拾收拾幹淨,換了身體己的衣服。

這時阿奶也收拾好自己從房間走了出來。

朱嬤嬤則在堂屋準備香案。

孫嬤嬤燒水準備好茶水。

弟弟們也很快就回來了。

其實馮管家去通知三位弟弟的時候,他們已經收到消息出了書院了。

因為右幹將過來通知麥苗,同樣也會通知陸老爺。

畢竟有功勞的還有陸家二位公子,一碗水得端平。

而陸老爺收到消息的時候就安排人去通知陸梓懿他們了,順便也通知了大弟他們。

右幹將提前透露,因為是兩家,聖旨安排的是兩份,所以各在各家接旨就行。

皇上考慮的很周到。

聖旨如果安排在一份上麵,那要麼就是在縣衙接,要麼就是在麥苗家接。

在縣衙接,麥苗這邊就成了附帶的,體現不出皇上對她的重視,畢竟這次功勞麥苗是最大的。

但如果要是在麥苗家接的話,那陸老爺那又說不過去,畢竟人家好歹是一縣令,還得移步別家院子接旨,不得讓老百姓笑掉大牙。

可能說陸老爺跟麥苗一家不分你我,沒所謂,但老百姓不會這麼認為。

畢竟怎麼說還是兩家。

很快大隊伍進了石橋縣,到了石橋縣之後因為縣衙最近,隊伍就先去了縣衙。

在縣衙頒完聖旨,公公就帶著隊伍往惜湖這邊走去。

領路的是陸梓懿。

浩浩蕩蕩的隊伍因為太過於壯觀,街上的老百姓都出來圍觀。

甚至都在猜測這是幹嘛的。

因為前麵隊伍是先到靖州城將軍府的,有一些過來這邊吃飯的客人在那邊已經聽到了風聲,這會討論的時候他們是最先知道消息最積極分享消息的。

路人甲男:“這些人看打扮應該是京都來的,這些人剛從縣衙出來,這是要準備去哪裏?”

路人乙男:“這一看就是往惜湖方向去的。”

路人甲:“不是已經去縣衙頒聖旨了嗎?去惜湖幹嘛?”

路人丙男,手握一手消息,驕傲的說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去年年底軍營鬧瘟疫,將軍本來控製住了的,但過年期間突然又病發了起來,就連將軍都中招了,後來是惜湖那周家姑娘聽說這消息之後冒險過去救的將軍,最後在周姑娘的檢查下發現並非瘟疫,而是中毒,還是人為的,那周姑娘就想法子把下毒之人都給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