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四王爺匆匆出門,趙逸和鄒婉兮對視了一眼,趙逸朝高晨使了個眼神,高晨會意,轉身也走了出去。
沒過多久,四王爺怒氣衝衝走了回來。來到門外時,四王爺深吸了一口氣,強壓住自己的怒火,對趙逸說道:“五皇弟,剛才本王的人出去打探消息,說延縣的人正在朝縣城聚集。
看這個樣子,有人在煽動民變。還請五皇弟出手,與本王聯手將這事壓製下來。如咱們兄弟倆在延縣,都無法製止民變,恐怕會成為寧國的笑柄。”
趙逸眉一挑,對四王爺說道:“既然四皇兄信息靈通,知道延縣的百姓被人煽動,還請你把所掌握的情況,與大家都說說。
現在是非常時期,容不得咱們起內訌,這個道理,本王清楚,相信四皇兄也明白。”
到了這個時候,四王爺知道,如果自己不配合趙逸,把這次的事情盡快壓下去。一旦事情鬧大,皇上會派人查證,自己私下做的那些小動作,必然會被翻出來。
當時候,自己就成了背後那人的擋箭牌。與其這樣,還不如和趙逸合作,平心而論,趙逸還是比較靠譜的,不會背後對他捅刀子。
他拿了一張紙條出來,“這是本王的人傳來的消息,說延縣的賈縣令收刮民脂民膏,在收購黃豆這事上,不但瘋狂壓價,還鬧出了兩樁人命案。
除了延裏正一家八口,被賈縣令的人打死在獄中。另外一個裏正,一家十二口人,也被他用手段栽贓陷害,把人全滅了口。
曾經私下收購黃豆的裏正兔死狐悲,擔心會步入他們的後塵,這些人四處串聯,將賈縣令壓價這事捅了出來。延縣的百姓利益受損,自然極度不滿。
他們被人一攛掇,就想到縣城找賈縣令討說法,讓賈縣令給他們補差價。本王的人聽說,如果他們趕到縣城,賈縣令不給補差價,他們會趕到府城,找鄒知府討公道。
五皇弟,延縣有數萬人口,如果他們趕到縣城,姓賈的那廝妄圖垂死掙紮,要是被老百姓弄死了,這事就沒法善了了。
驛館跟前這條道,正是通往縣城的主幹道。五皇弟,得趕緊想辦法,把這些人攔截下來,別讓他們進城才好。”
趙逸聽了眉頭緊皺,對四王爺說道:“既是如此,本王與四皇兄分兵兩路,一路在這裏進行疏導,給老百姓做出承諾,會補償他們黃豆的差價,勸大家不要進城。
另一路前往縣城,把賈縣令先抓起來。並安撫已經進縣城的百姓,讓他們盡快歸家。四皇兄,你是留在驛館,還是去縣衙?”
四王爺想了想,“如果本王留在驛館,空口白牙勸阻老百姓,幾乎沒什麼說服力。去了縣衙就不一樣了,本王把姓賈的那廝扣押起來,老百姓看到本王公正嚴明,必然會對本王信任不少。”
他立刻說道:“五皇弟,你上次重傷,養了不少時日,現在又路途勞累,就留在驛館吧。本王這就啟程,去縣衙疏導那些老百姓。”
趙逸點了點頭,“如此也好,此事由龔尚書負責查辦,四皇兄去縣城,把龔尚書一道帶去吧。由四皇兄勸阻縣城的百姓,龔尚書清查賈縣令的賬目,你們分工合作,效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