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婉兮將名單看了,詢問玳瑁:“老沙和高陽這段時間,到湪城各縣去暗訪,傳了不少消息回來。你道益縣的資料給我,讓我看看這個彭縣令,究竟風評如何?”
老沙這些人,從海上出來,就來湪城與所謂的“山匪”搶地盤。那些人本是賢王手下的官兵,他們與老沙這些悍匪對上,基本上都吃了虧。
老沙帶著人一通搶奪,一些人見勢不對,把地盤讓了出來,自己逃回了湪州。賢王見給鄒婉兮添堵不成,就沒有繼續作妖了。
老沙等人完成了任務,在湪城接收之後,成功清除了湪城“匪患”。他們回到湪城,鄒婉兮就將人一分為二,大部分人配合進行交易市場管理,維護湪城的社會治安。
鄒婉兮讓高陽和老沙相配合,帶著另一部分人,到湪城各地去私訪,查探地方上的實際情況。老沙在海上殺人如麻,但他被逼做海盜之前,就是因為官商勾結,才導致家破人亡。
在骨子裏,他對屍位素餐的官員,以及為富不仁的富人,都是極其痛恨的。鄒婉兮和趙逸商議之後,覺得讓他去私下巡查,應該沒什麼問題。
擔心老沙行事偏激,對當地官員或商人有偏見,趙逸派高陽與老沙做搭檔。高陽作為趙逸的心腹,對趙逸的話向來是絕對服從,絕不會被老沙左右。
他們出去兩三個月,傳回了不少信息。也是通過他們的私訪,鄒婉兮和趙逸發現,賢王給鄒婉兮留下的這幾個縣令,名義上是為鄒婉兮著想,其實是給她挖了個坑。
沒過多久,玳瑁就把信息交給鄒婉兮,並對她說道:
“主子,根據綜合整理的消息。在今年初,賢王可能想著,反正湪城就要交給你了,在走之前,他想給你設點陷阱。
他把昏庸無道,或貪財好色的縣令,折騰了兩三個到湪城境內。
賢王把他們調到湪城時,估計事先對他們做了敲打。在湪城交接之前,他們基本上屬於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狀態。
湪城交接時,賢王與你有言在先,故意把這幾個縣令都留了下來。
這些縣令知道,賢王不想要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他們也願意繼續留任。
這幾人以為你初來咋到,一時半會顧不上他們。你當了城主之後,他們就將本性都露出來了。
這個彭縣令,根據高陽他們的消息,說此人行事昏庸,沒什麼才能。這個縣令所在的彭家,是南莛的望族,這個人在彭家就是個紈絝。
彭家覺得這人留在京城,給彭家丟人了,就給他謀了外放的縣令,將他打發得遠遠的。可這人就算有家族庇蔭,也是個無能之輩,幾乎每年考評都是墊底。
他在道益縣當縣令之後,幾乎都是當甩手掌櫃,每日隻顧吃喝玩樂。縣衙的事情,都是那個姓於的師爺在打理。商家這個事情,據說在縣城鬧得人盡皆知。
有些人覺得商燕無能,被於家謀奪了家產是活該。也有些人暗地裏說,於家忘恩負義,過河拆橋。要不是商老爺子讓於三根入贅,於家根本沒有翻身之地。
但是於家師爺在縣衙權利太大,這些話沒人敢當麵談論。許多人為了討好於師爺,都對商燕落井下石,說商燕不孝敬公婆,被休了還想謀奪於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