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位將領都持反對意見,季銘淵不得不放棄了進攻,與寧國進入戰略對峙狀態。
趙逸見北闌的將士不折騰了,他召集孫文炳和沈敏耀等人開會,將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局麵,與大家進行了推演,並商討針對性應對方案。
後來,趙逸又單獨召見了沈敏耀和孫文炳,將自己的去向做了交代。
兩位老將對趙逸十分恭敬,知道趙逸要深入虎穴,去北闌皇宮走一趟,他們難免有幾分擔心。
趙逸對兩人一笑,“北闌名義上是一個國家,但北闌皇帝對北邊的平原,掌控力度並不是很強。
那裏的幾個部落自成一體,靠北闌皇帝用利益維持著。
皇帝征集二十萬鐵騎,花費了不少時間。現在北闌一敗再敗,他已經無法再從草原上調騎兵了。
北闌皇帝為了打勝仗,現在正在大肆征兵,這些臨時湊上來的人數,就算拉到戰場上,所起的作用並不大。
隻要兩位將軍能拖上十來天,別讓季銘淵發現本王不在,本王就不會有危險。
就算時間長了,季銘淵懷疑本王去了闌城,哪怕他命人快馬加鞭傳警訊,他也來不及了。”
孫文炳和沈敏耀,以及高晨都恭聲表態,
“王爺放心,我等一定傾盡全力,吸引北闌二皇子的注意力。
王爺要多保重,咱們等您得勝歸來。”
趙逸在軍營呆了一天,在黃昏時分,就帶著人悄然離開。
高晨和趙三留了下來,由趙三假扮成趙逸,與鄒婉兮相互配合吸引北闌的注意力。
高陽和趙二帶著一隊精銳,跟著趙逸朝闌都趕去。
當然了,鄒婉兮將自己特意製作的手雷,讓趙逸他們帶去了不少。
當天晚上,季銘淵為了惡心寧國的人馬,繼續對寧國發動了攻擊。兩位將軍指揮寧國將士,與北闌的人又打了一場。
季銘淵采用襲擾戰術,看到寧國擺開陣勢,他又快速鳴金收兵。
鄒婉兮知道季銘淵的心態,就是想讓寧國將士睡不安穩,她給兩位將軍提議,
“既然季銘淵犯賤,咱們也成全他。
兩位將軍,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個戰術用來對付北闌這些人,還是蠻實用的。
咱們現在糧草充足,無論公理還是士氣,都於咱們有利。咱們就與北闌的人耗著,看看究竟誰耗得過誰?”
兩位老將聽了鄒婉兮的話,將那十來個字嚼了嚼,
“王妃,你這個戰術真是妙,咱們在騎兵方麵與北闌相比,確實相對弱一些。
不過咱們在其他方麵,則強過北闌太多了,這段時間就按王妃說的辦。”
“沒錯,本將倒要看看,咱們和那幫小狼崽子,究竟誰耗得過誰?”
於是,接連幾天下來,寧國和北闌都花費心思,輪流向對方進行偷襲。彼此都打定主意,決不能讓對方安心休整,好讓對方回過頭來收拾自己。
季銘淵一邊派人襲擾寧國將士,一邊給皇帝上了請罪折子,將這些日子以來,北闌遭遇的挫折,都進行了深刻的總結和反省。
季銘淵向皇帝保證,隻要皇帝確保將士糧草物資充足,他一定殫精竭慮,將失去的城池都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