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闌這次談判,大家在朿州城談了一個多月,關於寧國在驛館開設超市的事情,季銘乾給出了底線:
寧國可以在北闌驛館開設超市,但經營權隻能給三十年。
既然北闌硬生生去了二十年的經營權,寧國又和北闌你來我往,就期中的補償條件,開始了一場拉鋸戰。
最終,由曲子矜拍板,寧國在收購北闌的所有物資,收購價比市場批發價低兩成,北闌再補償更多的良馬給寧國。
趙逸和使臣們商議了一番,勉為其難答應了。
等所有和談條款塵埃落定,在兩國簽署議和文書之後,趙逸作為東道主,讓朿州知府準備盛宴,慶祝兩國和談成功。
接下來,就是各項條款的兌現問題,以及兩國邊境退兵的事情了。
雙方簽訂了國書,做出了約定,在北闌沒有先撤軍,把良馬送達邊境之前,季玉宵還得留在朿州府。
趙逸一點也不擔心,北闌不會履行合約。
不過,北闌在撤軍之際,稽靖的安全問題就凸顯出來了。
這次和談過程中,趙逸從北闌使臣的微妙態度,可以看出稽靖的處境很不利。
北闌使臣除了稽靖全是季銘乾的人,那些人都把北闌統帥尤青,當成了老皇帝的嫡係。
如今和談結束了,北闌戰場不需要尤青了,他的結局也就注定了,要被季銘乾的人所抹殺。
趙逸曾利用商討退兵細節的方式,單獨留稽靖商討回歸事宜,奈何閔山以兵部尚書的名義摻和,不讓稽靖和趙逸單獨接觸。
趙逸知道,助稽靖脫困的事情刻不容緩。他召集孫文炳、沈敏耀等人,商討緊急應對方案。
孫文炳和沈敏耀得知北闌統帥尤青,竟然是二十年前的稽家大公子,兩位老將對稽靖二十年來的作為,無不佩服不已。
大家出謀劃策,相互配合,想方設法替換稽靖的護衛隊成員,為稽靖提供安全保障。
與此同時,曲子矜和閔山等人,也在私下商討對稽靖的處置事項。
閔山無不遺憾地說,“尤青這人確實有才幹,本官與他相處近一年,每次戰事他不爭功,但該做的事情他半點也沒少。
可惜他是先帝的人,他現在正處於盛年,就算兩國不打仗了,陛下也不能過河拆橋,立刻就奪了他的兵權。
二皇子現在生死不知,如果他還活著,今後與尤青聯手,二皇子就可以起兵造反。
到了那個時候,北闌又將出現一場兵戈之禍。”
曲子矜點了點頭,對閔山說道:
“閔尚書,下官知道你是個惜才之人,但是尤青這人,就算有驚天之才,也不能留了。
先皇挑起戰事,把北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陛下剛登基不久,就算二皇子死了,闌都還有其他皇子虎視眈眈,想要伺機反撲,將陛下趕下皇位。
北闌現在百廢待興,經不起半點閃失了。
既然尤青是先帝的人,他在鄔廣軍發難時,憑借先帝密詔掌控大軍,咱們就不能留下他。
咱們不但要尤青死,還不能讓他死在北闌軍中,免得授人以柄,以為陛下在排除異己。
過兩天就是慶功宴了,咱們在慶功宴晚上動手吧。
本官會調動暗衛,配合閔將軍的人行動。
諸位切記,尤青之死,千萬不能和寧國沾上關係,免得讓寧國抓了把柄再起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