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鋒走出監控室。
現在正好是午餐時間,致遠集團本部的員工,成群結隊地趕往公司食堂。
等電梯的人太多,淩鋒一搖頭,幹脆走樓梯算了。
淩鋒的父親生前也喜歡走樓梯。
因為淩致友經常窩在實驗室,一呆就是一上午,所以隻要不趕時間,淩致友都樂意走安全通道,也趁機活動一下筋骨。
與尋常寫字樓的逼仄陰暗截然不同,致遠大廈的安全通道幹淨整潔,寬敞明亮。
淩鋒由11層一路而下。
走樓梯的人也不少。大家有說有笑,氛圍很融洽,完全沒有電梯中的拘束。
“嘩拉”,一聲文件脫落的聲音。
緊接著,幾張a4紙從上一層樓梯飄落而下,正好落在淩鋒腳邊。
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戴著厚底眼鏡,手忙腳亂地撿拾散落的文件。
“吳總工,我來幫你。”幾個年輕人俯下身幫忙。
淩鋒撿起腳邊的紙張,這是網上下載打印的一份德文資料。
頁眉上印著:“nanotechnologieundnanomaterialien(Ⅵ)--anwendungvonnanozinkoxidinsonnenschutzkosmetik。”
淩鋒輕聲念道:“納米技術與納米材料——納米氧化鋅在化妝品中的運用。”
這正是陸文軒的公司要涉及的產品領域,淩鋒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小夥子,能看懂德文?”一頭銀發的吳總工站在淩鋒身旁,好奇地打量這個年輕人。
淩鋒遞回資料,笑道:“我在慕尼黑呆過三年。”
吳總工扶了一下眼鏡,笑道:
“年輕人,那我們很有緣,我在慕尼黑讀的博士,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很懷念那裏啊。”
淩鋒笑了笑,世界還真是小,居然能遇到自己的學長,但他沒有說破。
“資料您收好,我們有機會再聊。”淩鋒將文獻還給學長,準備離開。
吳總工叫住淩鋒:
“年輕人,我想請你吃個午飯。我有二十多年沒去過那裏了,想和你隨便聊聊。”
淩鋒停下腳步,看了一眼男人懷中的資料,笑道:
“可以,但你那份資料要借我看一下。”
兩人愉快地達成交易。
致遠有三個食堂。淩鋒隨著吳總工來到二食堂。
科研部的同事通常都在這裏就餐。
兩人找了個空位。
“你想問什麼?”這是淩鋒第一次在致遠用餐,味道挺好。
“隨便聊聊。資料借給你看,但不能帶走哈。”吳總工將資料遞給淩鋒。
“謝謝。”淩鋒接過資料,邊吃邊看。
即使是全版德文的,淩鋒的閱讀也絲毫不受影響。
那次行動失敗,淩鋒身受重傷,被專機運回慕尼黑治療,期間又患上戰創後遺症。
在那裏療養了半年之久,才逐漸恢複過來。
在療養期間,為轉移注意力,他重拾學業,成功考入慕大,就讀高分子材料學。
這門學科正是淩致友當年就讀的專業,也算子承父業了。
吳總工托了一下厚底眼鏡,笑道:“小夥子,你很像我一個朋友。他吃飯的時候也喜歡看書。你們兩人連姿勢都一樣。”
淩鋒笑道:
“很多人都有這種習慣,不是看手機就是看書。”
吳總工問道:
“你是哪個部門的?感覺你有些眼熟,我們之前見過嗎?”
對於父親的同事,淩鋒認識的不多,搖頭道:“我們應該沒見過。”
吳總工沒有繼續追問淩鋒的身份,而是問起了慕尼黑的一些現狀。
淩鋒一一解答了。
吳總工最後歎息道:“我好懷念那裏的散裝啤酒啊。”
兩人沒有再說話,淩鋒的注意力完全轉移到文獻上了。
這份文獻資料重點闡述了納米氧化鋅和納米二氧化鈦在屏蔽太陽紫外線方麵的區別。
文獻中還提到了納米化鋅粒烴控製技術和表麵處理技術的新思路,給了淩鋒很大的啟發。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端著餐盤,直接坐在吳工身旁,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