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今的法海其實是抱著一個質疑的心,在探尋三界.以辯證的眼光,來領會佛法真意。
故而才得出“佛非佛”的假設。
前一個“佛”,是靈山諸多佛祖與真佛,後一個“佛”,反三界僧人所拜之佛。此佛無形無相,卻無處不在,在花草樹木之間,在三界眾生的心中。
自出了盤絲嶺,師徒幾個腳步也放慢了些。
一路上降服了幾處小妖王,得知前方乃是八百裏獅駝嶺,山嶺中共有三位大王,神通絕不在牛魔王之下。
師徒一眾向西走了數月,又是夏盡秋初,新涼透體。
正直急雨收殘暑,梧桐一葉驚。
按說天氣涼爽的時候,人們的心情自然也會好很多但如今他們師徒幾個都凝著眉目。
遇見這等大山,即便是小白龍也不敢深入其內,隻是在外圍探查了一圈兒,便暫時告一段落——
此山叫做八百裏獅駝嶺,中間有座獅駝洞,洞裏有三個魔頭這都是此前在路過的妖山中探聽到的消息。
“師父,若是三個魔頭倒也沒什麼,隻是這山中小妖彙聚.”
“有多少小妖?”
“南嶺上有五千,北嶺上有五千,東路口有一萬,西路口有一萬;巡哨的有四五千,把門的也有一萬;燒火的無數,打柴的也無數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可戰之眾。”小白龍神情嚴肅:“自獅駝嶺往外一二百裏,難見人煙,處處白骨。”
師徒一眾便是聽了這話,這才一個個都把麵目沉下來,望著前方山峰,一時都沒有什麼言語。
前方這山峰插碧空,真個是摩星礙日,此前雖然也遇見些個八百裏的山嶺,但哪裏此處這般威勢?
似黃風嶺之流,一片黃乃貧瘠之地;似火焰山一片火海,更是生命禁區那八百裏的七絕嶺更是有八百裏的稀屎衕,連妖精都不願駐足;最後八百裏荊棘嶺,也不是什麼善地。
而眼前這八百裏的獅駝嶺,是當真不凡。
也不愧一山便出了三個大妖王。
話是這般說,但不能因為山高路險便不過了,所謂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師徒一眾商議了一陣之後,還是有了些定計。
山大了,又是這等彙聚了四萬八千小妖的妖山,難免是要分出些個上下差別的即便是在浪浪山那種小山之中都有受了欺壓與裹挾的懵懂小妖,這獅駝嶺中想必也能尋見類似之處。
這獅駝嶺與積雷山是不一樣的。
積雷山隻是一山之大,又是牛魔王刻意招來的凶惡妖魔,自然是都是身負罪業之輩。
這獅駝嶺占地八百裏,別說是四萬八千,便是十萬小妖散入山林之中,其實也是零零散散。
大聖念動了咒語,將山間土地與山神喚出來。
“聖僧,大聖!”十多位土地與山神連忙拜見。
“呔!”大聖見了當即怒斥一聲:“爾等大膽,竟敢與妖魔沆瀣一氣!”
十多位土地與山神不明所以,但見大聖發飆,心中叫苦之時,也隻能連忙跪在地上告饒叫屈:“大聖冤枉,大聖冤枉!”
“哼!”大聖冷哼了一聲,道:“冤枉?這獅駝嶺被妖魔占據,爾等卻養的白白胖胖,此刻還衣冠整齊,毫無受虐見苛之處難道不是跟妖魔勾結了?”
原來是大聖見過那六百裏號山的土地與山神,他們受了紅孩兒的欺壓,明明也算是天庭在冊的屬神,卻混得還不如妖魔實在是狼狽。
“哎呀!”一眾土地山神一聽這話還了得,其中一個忍不住說道:“大聖此言差異這獅駝嶺的三位妖王,皆有來曆便是呼喚我等,我等焉敢拒絕?說勾結妖魔.我們還不夠資格。”
“哦?”或許大聖分辨不出他們所言真假,但卻騙不過一旁的法海,法海知道這山神並沒有撒謊,便問道:“這山中的妖魔,可曾驅使過你們?”
“未曾。”一眾土地山神連連搖頭。
一個土地說道:“我們在他們眼中好似螻蟻自他們來了山中,我們便處處躲著,或是見我等安分,便也就未曾為難我們。”
又有一個山神接上:“況且我等這些小神,也沒有什麼便宜可取.我們不敢招惹,他們也眼不見心不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