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3月份,華夏高校學生剛剛返校恢複學習的時候,不列顛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史蒂夫·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作為不列顛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作為20世紀下半葉理論物理黃金時期一顆閃爍著星光的明星,霍金並不比威騰等物理學家差,整個20世紀下半葉理論物理學家也就楊老地位能夠穩壓他一頭,哪怕他一生並未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的偉大。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麵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現象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麵走出了重要一步。
在全世界,霍金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這知名度可以說是物理學家中僅次於牛頓、愛因斯坦的,他在全世界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宇宙之王’!
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知名度,並不是因為霍金在學術上的成就達到牛頓、愛因斯坦的高度,也不是說20世紀下半葉霍金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而是因為霍金中後期是作為普及物理學家出現,經常出現在電視節目普及相關領域的物理知識,包括相對論,也包括黑洞。當然也因為,他與疾病奮鬥半個世紀,這本身就是一種堅強的毅力和生命的奇跡。
要知道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症)在臨床上隻有不到20%的患者能熬過三年,而霍金卻與之搏鬥了半個世紀。這種精神是值得人們欽佩的,也是值得人們推崇的。
至少秦元清是無法想象,要是自己有一天也像這樣癱在輪椅上不能行動,會不會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
這一天,秦元清看到威騰的時候,就見威騰精神不大好,不過秦元清也能夠理解,威騰和霍金年齡相差不到10歲,可以說是屬於同一個年代的人,是20世紀下半葉理論物理黃金時期的耀眼明星。雖說二人研究的領域並不相同,但是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名詞——理論物理學家!
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遺憾,那就是至今都未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家。
如今霍金去世,威騰心中的複雜可想而知。
“斯蒂芬是一個堅強的人,如果我是他,也許我會選擇自殺!”威騰此時不再是一位權威的理論物理學家,反而更像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變得嘮嘮叨叨的:“我和他見麵的次數並不多,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和他打個賭,關於弦理論是否準確的賭。”
霍金每次打賭都會輸,他在物理界已經快相當於足球的貝利一般的人物了!
而其中最著名的三個,一個是關於能夠發現‘上帝粒子’的,一個是關於黑洞是否存在的,一個是關於裸奇點是否存在。
而在這三個轟動物理學術界的對賭,霍金輸了兩個,‘上帝粒子’被發現,裸奇點存在。
至於黑洞是否存在,目前其實也沒有達成一個統一的共識,依舊有各種聲音。
從史瓦西解誕生以來,科學家們通過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研究,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被稱為黑洞的特殊天體。當一個質量比太陽大很多倍的大型恒星頻臨死亡的時候,就會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開始坍縮,並最終形成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就是我們常說的黑洞。黑洞的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於光都無法逃脫。
但是目前科研成果表明,這可能隻是人們的猜想,而黑洞在事實上或許是不存在的。比如來自美利堅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教授通過數學計算證明了這一點,根據她的計算成果,恒星不可能坍縮為一個奇點。如果她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可能就要推翻之前的一切理論,而重新考慮宇宙到底是怎樣誕生的。
而這不僅僅是一個案例,還有不少研究成果,都認為不可能形成黑洞。這也導致了學術界很多人質疑黑洞理論,也懷疑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否成立。
在華夏,一般人以為黑洞就是存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是正確的,甚至很多人都相信科學家給出的說法,宇宙是在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誕生的,爆炸發生於一個奇點上,
而實際上卻不知道,不管是黑洞還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實際上是物理學家提出的一種假設,通過觀察到天體運動,提出的一種假設,去解釋現在,以期最合理的去解釋所觀察到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