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對於明旨和秘旨還是能區分的。
按照大盛王朝現有的朝堂製度來說,明旨的意思就是經過左右兩個丞相審批,加蓋有相印,再發往六部下發的聖旨,這就是明旨。
而秘旨的話,就是皇帝單獨發給朝臣的,不經過兩個丞相,甚至不經過離別的官員,直接是由皇帝身邊的太監下傳的聖旨。
也可以說是內廷聖旨,而明旨就是外廷審核之後的聖旨,甚至會公布天下,記錄在案的聖旨。
皇帝陛下突然給自己一道秘旨,楊誌並不認為他現在能讓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注意到。
大盛王朝就算衰落,那也是當世最大的國家之一,楊誌當然想到是他的仙兒師姐的功勞,還有問仙宮這個超然勢力。
給一道秘製,讓楊誌去查軍餉和五千大軍的失蹤案,而且還給了楊誌一塊金牌。
金牌楊誌身上已經有了一塊,那是仙兒小師姐給的,沒想到現在又得一塊金牌,可是這兩塊金牌完全不同,皇帝給的這塊金牌的正麵,是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反麵則是一個令字。
這種金牌,光是看這就知道不簡單。
畢竟是皇帝陛下給的金牌,有句話叫做伴君如伴虎,楊誌現在離皇帝還遠,但是他既然把金牌和秘旨給到了自己,那楊誌就不得不考慮他這麼做的目的。
手握金牌,還有聖旨,拿到這是給自己一個先斬後奏的權利。
而且魏公公不是說了嗎,皇帝陛下讓自己放開手去做。
楊誌在瞬間就閃過很多念頭,想到如今的朝堂局勢,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應該也很為難吧。
既然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了自己這樣一個外人,而且還是突然冒出來的外人。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盛王朝如今的局勢,比想象中還要難,皇帝陛下已經沒人可用,這才把希望放在楊誌的身上。
有句話不是說嗎?天高皇帝遠,有人在大盛的地盤上,搶走了數十萬兩的軍餉,還有那麼多軍糧,竟然沒有一點線索。
要說地方上的官員沒有問題,誰信。
可是皇帝陛下明知道有問題,他卻不能直接派人來查,或者說,朝中已經有人負責這件案子,隻是皇帝知道,這種事最後肯定就是一個無頭案。
所以才有了這份秘旨,難道就是因為皇帝知道,自己敢殺秦家的人,和秦家不和。
這麼說來,這皇帝還不是隻想利用他而已,怕是自己真的查出什麼,以自己的性格,肯定會大開殺戒,這才是皇帝想要的。
果然,能當皇帝的人,能簡單嗎?
這是把之後會發生的事都算好了,楊誌暗暗歎息,就算明知道皇帝把自己當刀使,他也不能抗旨。
公然抗旨,這不是找死嗎?
再說了,楊誌本來就想著拿秦家的人開刀,這次看來就是最好的機會,有聖旨,還有金牌在手,誰不能殺啊。
送走了太監魏公公,楊誌也沒離開忠勇伯府,這裏現在也是他的地盤,而且府中還養了不少的府兵,也都是陳伯安排好的。
既然皇帝這個時候要自己負責調查這件案子,不管這是不是皇帝的意思,肯定是有人要借自己的手,那這件事的幕後黑手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