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丟官降爵(1 / 2)

老馮當然相信楊誌的能力,就算他不做官,這輩子也不愁,他賺錢的能力,有目共睹。

而且他還知道楊誌的身份背景,如果不是這件事太大,恐怖就是再大的人物也擋不住,也不至於會擔心楊誌。

殺了上百個士族官員,整個蘇州,算是徹底的靜了下來,剩下的官員無不膽戰心驚,生怕楊誌會殺入魔了一樣。

老馮就負責安撫這些官員,收買人心。

效果是很明顯的,至少現在整個蘇州的官員,都以老馮為首,他幾乎成了蘇州的刺史一樣。

民眾們也沒有多大的變化,隻是市場上的糧價,生生的漲了五成。

這不是江南一地這樣,而是全天下都這樣,江南糧倉案的事情太大了,楊誌在蘇州殺人,江南其它州的官員們人人自危,很多人不得不拿出積蓄,購買糧食來填充糧倉。

這麼多糧倉,那得多少糧食,把市麵上流通的糧食全部買來,怕也是杯水車薪。

糧食的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蘇州這邊,楊誌直接處理了幾個擅自把糧價提高一倍以上的商人之後,剩下的人就老實了。

吳雪蓮一家離開了,至於他們會去哪,楊誌也沒關心。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幾天,京城那邊,終於有聖旨來了。

二皇子楊靖,責令即日回京,不得在江南停留。

太子楊康,改為南巡,即日啟程。

蘇州刺史白岩豐,因治理無方,回京述職,等待吏部安排。

馮中耀擢升為蘇州刺史,關鍵是這聖旨上還單獨給了馮中耀另一個身份,江南道巡察副史,暫代江南道巡察史一職,監管江南六州。

這算是真正的高升了,雖然他之前也是鬆州刺史,同樣是正二品,可現在他成為蘇州刺史,這正二品直接恢複了不說,還多了個江南道巡察副史的職位。

這聖旨透著詭異,真不知道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是怎麼想的。

然後是江南諸地的官員,自查自糾,糧倉問題不會再追究責任,但是要保證江南糧倉在三年之內,達到要求,不然還是要追究當地官員的責任。

不得不說,這一手玩得太漂亮了。

雖然表麵上這些官員都躲過了一劫,但實際上隻是給了他們三年時間去填補這個虧空。

這還是得皇上有手段啊,這種損招都想得出來。

楊誌再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都很意外,他還在想這件事對大盛王朝接下來的影響會有多大呢。

既然老馮當上了江南道巡察副史,還代江南道巡察史一職,那楊誌的結果,可想而知。

免去江南道巡察史一職,爵位也從忠勇侯,降為忠勇伯,免去鬆州大都督一職,鬆州大都督的職位由西平關守將張二牛接任。

等於是楊誌幾乎被一擼到底,從位高權重的江南道巡察史,又變回了一個伯爵。

但是還有一條,是最讓楊誌意外的,那就是讓楊誌戴罪立功,在金陵軍中,任職千戶。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千戶。

從一個可以調動江南數十萬兵馬的江南道巡察史,變成了一個千戶。

就連鬆州大都督的時候,楊誌都還有四萬兵馬,這轉眼之間,他就成了一個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