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需要疏散的人越來越多了。
有一部分人尚且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不願意流離失所。
楊誌是哀其不辛怒其不爭,但又沒有辦法。
這幾日的主要工作,就是疏散這一群人。
王元歲和楊誌挨家挨戶勸解,一點作用都沒有。
楊誌最後來了氣,一把大刀放在桌上,不願意走的人就是找死。
都是尋常的百姓,自然是怕死的。
很快,周邊的百姓在刀劍之下,通通選擇了搬走。
也就是在完全疏散的後一天,漓江有了崩潰的趨勢。
消息是金陵軍傳來的,有看守的士兵不小心被湍急的流水卷走了。
楊誌當即下令,所有看守的人往後退十裏。
楊誌的到來,讓整個玄州井然有序起來。
王元歲也是把楊誌的所作所為看在了眼裏,一開始讓他籌集糯米,他實在沒想到糯米還有這樣的作用。
楊誌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目的性特別強的。
終於,朝廷傳來消息。
不過也不是什麼好消息。
皇上不知道抽什麼風,竟然派了安王過來協助治水。
安王懂個屁。
王元歲心裏已經罵開了。
楊誌想的要多一些。
想必安王能夠來治水,也是幾方勢力暗暗較勁博弈之後的結果。
說實話,楊誌都能想到那群傻逼的想法了。
肯定是來撈好處的。
一個安王,後麵站著的是二皇子。
安王拿到了治水的功勞,最後也算是二皇子的一份助力。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楊誌一向不喜歡。
安王來的很快。
楊誌不待見他,也不去接。
王元歲倒是也不想,但不是誰都是楊誌,沒這個底氣。
再一次見到楊誌,安王下意識就想套近乎。
“表妹夫,上次蘇州一別,竟是還沒同表妹夫你打過招呼,是我的不是。”
楊誌翻了個白眼,“你可別喊我什麼表妹夫,王爺,我們沒那麼熟。”
他還沒有忘記安王扮豬吃老虎利用自己算計太子呢,都不是什麼好人。
安王被說了一個沒臉,倒也不生氣,隻是好脾氣的笑笑。
王元歲輕咳一聲,說起了漓江的事情,緩解尷尬。
安王倒也不插嘴,隻是靜靜聽著。
等王元歲把情況說了一遍,這才緩緩開口。
“王刺史,依我之見,讓看守的士兵退後十裏,著實不是個好主意。”
楊誌和王元歲同時皺了皺眉頭,安王像是沒看見一樣,繼續說著。
“倒是漓江要是發生了什麼狀況,消息要是不及時,這才是致命的。”
楊誌冷笑起來,“王爺這話說的好沒道理,合著我金陵軍還有玄州府兵的命不是命?”
“你可知道漓江刺史有多危險?要是不退,這些士兵隻能做無謂的犧牲。”
安王依舊保持著儒雅的形象,聽楊誌說完了,這才開口。
“侯爺,死的幾個士兵,換來的是大半的百姓。”
王元歲聽到這裏,都忍不住開口了。
“王爺,您有所不知,漓江周圍的百姓已經疏散了,士兵們再靠近漓江,實在不太安全。”
安王笑笑,“王刺史這是對自己的安排很有把握?”
王元歲臉色一邊,這話怎麼接?當然不能說有把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