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的意思是,想要通過王元歲問一問京城的態度。
一般,得了疫病的人,屍身一般都是就地火化。
到底是個官身,還是要看上頭怎麼決定。
這些事都是王元歲的職責範圍,他通通答應了下來。㊣ωWW.メ伍2⓪メS.С○м҈
楊誌了了這幾樁事,心中輕鬆了不少。
王元歲斟酌再三,倒是有一些事情。
楊誌看了出來,王元歲就也不隱瞞了。
是關於林書集一事。
林書集煽動百姓暴動一事,背後的凶手到底是沒有線索。
林書集倒是一一都交代了,但隻憑借著銀子和一封交代計劃的書信,實在證明不了什麼。
王元歲是個心善的人。
林書集本是一個好人,說來也是受了流民和安王的禍害。
本來,煽動民心是一件十分惡劣的事,是要被砍頭的。
王元歲因為自己的愧疚,實在拿不準怎麼處理。
楊誌聽了事情的經過,對這個林書集倒是有些意外。
他倒是沒想到,道德綁架這一套,放在大盛也有人用。
在楊誌的那個世界,他沒少見那些因為種種原因道德綁架的人。
你家裏有錢,所以要多給我。
我是老人,所以你必須讓座。
楊誌作為一個新時代青年,也受過不少迫害。
林書集有善心,但那些災民隻會越來越不滿足。
有了一頓飯,他們想要菜,有了飯菜,他們想要房子。
這都是胃口被養大了,並且還趁亂將林書集弄了個錢財盡失的下場。
這件事,實在算不得林書集的錯。
但是,在煽動百姓這件事上,林書集確實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楊誌最後下了定論,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也就是說,可以幫林書集求求情,但林書集還是要付出代價。
王元歲聽了楊誌的建議,將此事一同寫到了奏折之中。
林書集一事之中,還有一個關鍵人物。
楊誌倒是沒想到,這個安王那麼能整幺蛾子。
疫病爆發這麼大的事,安王責無旁貸。
林書集上門求助,也是被安王給坑害了,這也間接推動了百姓的暴動。
楊誌覺得,自己是有必要去看看這個多管閑事的安王了。
刺史府的一角,安王過的還是比較愜意的。
雖然楊誌讓人看住了安王,但吃喝倒是從沒有虧待過他,頂多被限製住了自由。
從一開始的心虛和緊張,過了這麼久,安王早已經好了傷疤忘了疼。
他現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完全不知道玄州疫病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在安王的思想裏,他好歹也是皇子,誰也不會不長眼去為難他。
不就是小小一個玄州嗎?同他比起來算個屁。
就這樣,安王又心安理得的該幹嘛幹嘛。
楊誌進了西區這麼大的事,他也知道。
甚至,他還希望楊誌永遠出不來了。
這個人文武雙全,全都在他安王之上,並且目中無人,藐視皇權,安王對楊誌那叫一個恨之入骨。
哦,對了,看守在安王院子之外的那些金陵軍,也是楊誌安排的。
這些日子,安王也嚐試過通過自己的皇子身份給金陵軍施壓,想要出去。
金陵軍不吃這一套,將院子守的密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