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春夏秋冬,和慶陽聯手,詩畫雙絕,開創新詩體回文!(1 / 3)

場上頓時鴉雀無聲,而眾人也皆翹首以盼!

尤其是離恨山,他此時十分的緊張。

李子安真能對出來嗎?

不能吧?

按照對聯格式韻律,這必然千古絕對,沒有下聯!

嗯,他一定是裝模作樣!

畢竟,他對不出來,也不會損失什麼。

李諾環視一圈眾人,故意將聲音拉長:“四詩……”

四詩?

眾人眼皮子狠狠一跳!

這,不對啊……

能被皇帝賜下文華宴,在場的哪一位不是飽學之士?對《詩經》熟得不能再熟了!

《詩經》三百餘首,在手法上分為《賦》、《比》、《興》,而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

然而不論怎麼分,都分不成四份呐!

要遭了!

大胤這邊所有學子乃至諸位翰林文官都齊齊麵色一變。

而反觀西楚那邊,離恨山雙拳緊握,眸綻奮彩,唇角顫抖,無與倫比的激動!

成了!

哈哈哈!

李子安,太托大了!

在此宴上,定叫他身敗名裂!

對於場上所有人的不同神情,李諾都是一覽無遺。

他又故意稍稍一頓,讓人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上,等到香燃盡的最後一息,他才快速念道:“四詩……風雅頌!”

話音擲地!

事實著成!

離恨山頓時心花怒放,大肆張狂發笑:“哈哈哈,李子安,你大錯特錯,錯的簡直離譜啊!連儒聖親自編修的《詩經》都沒讀熟,你這狀元及第……嘿嘿,隻怕是花錢買來的吧?”

太解氣了!

李子安,你也有身敗名裂的一天啊!

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舒坦啊!

一語誅心!

離恨山臉色的得意勁,讓崔立言、盧枝山等人雙拳緊握,恨不得一拳揍其臉麵!

不過他們此時心中也是無盡的低落。

李子安其實對不出下聯也沒事,沒人會說他什麼,但這對錯了,那就太丟臉了。

《風》《雅》《頌》如何能對四詩?應是三詩才對,可“三”字上聯已被選用,故而不能重複。

子安啊子安,這低級錯誤,你怎就犯了呢?你是不是腦袋燒湖塗了啊!

其他的西楚士子也是跟著離恨山一起肆意大笑起來。

大胤這邊,眾士子又尬又惱又氣,但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崔立言張了張嘴,他想著幫李諾說說話,但實在不知該如何解圍。

一時間,他也是理屈詞窮了。

玉麒麟剛想說,這下聯寓意極佳,但不工整。但看著李諾嘴角勾起的自信笑容,他麵色微微一凝,仿佛領會了期間的一絲玄妙。

風、雅、頌……

難道這期間還有什麼他沒有研究透徹的講究?

這是儒聖成聖之前的先秦民間詩歌,後被儒聖重新編造成了《詩經》!

….這正是而今詩詞的基石。故而哪怕是個十來歲的童生,也能全書背誦。

這可是必修課!

文宴主位上,杜晏心思也立刻瘋狂運轉起來,他是和聖人書典打交道最多的人。畢竟,身為禮部尚書可要將這禮給吃透才行啊。

他尋思著,該如何為李子安辯解。

不然這一局,會讓西楚笑死。而李子安一世英名,也將毀於一旦,被狠狠釘在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李諾見場上笑得差不多了,大胤這邊的氣氛也跌落至低穀,他這才對杜晏微笑說道:“杜大學士,您乃禮部尚書,可否將《詩經》重現一次?”

既然已經選擇了打臉,他當然是要往死裏打。

而先抑後揚、否極泰來,方能顯示他的本事!

人前顯聖嘛!

他很有經驗了,熟得很!

“沒問題!”

杜晏見李諾成竹在胸,氣度軒昂,似有後招,便心中大定,立刻將《詩經》吟誦出來。

《詩經》記錄了上古先秦時期民間大約三百餘首詩歌,有的甚至隻有一個詩名而無內容。

但這並不影響《詩經》的偉大!

聖人曾對弟子言:“《詩》三百餘首,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隨著杜晏的吟誦,文氣湧動,一個個字符便於半空上浮現。

底下士子們不明此舉有何妙用,但不妨礙他們豎耳傾聽。

畢竟,《詩經》可是聖人重新整理編造的,也是他們入學後的必修課。那一首首先秦風的詩歌在杜晏極具韻律的吟唱中湧出,讓他們如此如醉。

一刻鍾後…

杜晏將整部《詩經》吟誦完畢。

眾人回味無窮。

李諾這才站出來,笑嗬嗬道:“諸位,聖人整理編造上古民間詩歌而成《詩經》,分《風》、《雅》、《頌》也!而聖人也在《儒典》中提過一句……他曾言道,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政有小大,故而有《小雅》,亦有《大雅》焉!”

聖人……有說這句話嗎?

場上諸子頓時陷入了迷惘之中。

隻因《儒典》太厚了,是儒聖畢生之語錄!更是他的三萬門生,耗盡三十餘年才編錄出來。

而且,由於是聖人語錄,必須要逐字逐句誦讀方可記憶,儒道之類的神通全然無用。

而學習當然是撿重要的去學,不然究其一生都學不完一部《儒典》。

李諾意氣風發,麵朝西北,浩瀚的文氣噴薄而出,對文廟拱了拱手,宏厚的聲音響徹於天空之上:“儒道門生李子安,拜文廟,請《儒典》,第三萬零三十三頁!”

這是……

呼喚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