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質疑,害怕……
眾人心情複雜極了,不過目光都緊緊盯著場上這個鶴立雞群一般的白梅公子。
李諾稍頓,再吸一口氣,這才將下闕詞緩緩地吟誦出來——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上闕繪景,下闕自然是要寫人……
一群佩戴著金銀珠寶這等閃亮頭飾的妙齡女子穿梭於人群之中,歡聲笑語,賞燈賞花,那華麗裙裳上的清香還在暗中飄散,這更是為元宵夜增添了一道美麗風景。
單此一句,便將元宵賞燈女子之美描繪的淋漓盡致。
場上諸人,不論男女,皆是心生驚歎。
這位白梅公子,於詞道之上,絕對已是前無古人了。
能將元宵之景寫到極致,同樣也能將賞景的美人寫到極致。
景色與美人融合為一體。
甚至有人心中浮現起一個頗為古怪的想法:這個白梅公子,絕對是風月場老手,是能將擁有百戰經驗的花魁們的魂兒都勾走的那種老江湖!
而至此,眾人心中的期盼也是更加濃烈了!
因為在這幅畫卷上,這個撐著油紙傘,獨自行走在燈光昏暗處的那個江南女子,才是這幅畫的主角!
不管是“東風夜放花千樹”,還是“蛾兒雪柳黃金縷”,美景美人,都是為了襯托出這位江南女子啊!
那麼,又該用何種辭藻來描繪此女呢?
美人如玉?
冠絕天下?
豔壓全場?
不。
這些都俗不可耐,會破壞了這番美景。
眾人想不出,但拭目以待。
他們倒要看看,這位白梅公子如何“畫龍點睛”!
擁有一整個詩詞璀璨年代的李諾當然不會叫眾人失望。
他也是順勢望向了畫中的女人,默默地吟道——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轟!
一道濃烈的文氣自李諾體內溢出,旋即便衝天而起,將整座梅園完全籠罩。
而畫聖真跡無風自動,不斷顫鳴。
文曲星,於烈火燎原的晚霞間現出,一連九閃。
但此時此刻,已是無人關注這天地異象了。
因為在場所有人的神魂仿佛都被這幅畫給吸了進去,扮演著才子佳人賞元宵花燈的場幕。
詞畫完美契合,眾人皆是變成了畫中人。
……
那些笑顏如花、嬉鬧賞燈的江南佳人雖美,但卻並非我的意中人呐!
我在百千人群中不停地來回穿梭,尋找著那個讓我絲絲牽掛茶飯不思的倩影,卻總是蹤影難覓。
本以為就這樣了,卻在我失落之時,眼前忽然出現了一道亮彩!
那個讓我牽腸掛肚念念不忘的幽幽倩影,便在轉角的一盞殘燈之旁。
沒錯,是她!
她原來在這偏冷一角,獨自賞燈,她雖遠離熱鬧,但依然還在這裏。
宛若絕世而獨立的傲梅,於淩寒之中,於風雪之下,於熱鬧之外,獨自綻放。
……
這便是這首詞的最精華之處!
在發現那個意中人的刹那間,便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
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悲喜轉化。
魚龍燈、玉壺月、星雨煙花、悠揚笙笛、才子佳人……交織成了一首元宵夜曲,美輪美奐。但這一切,都是為了那個“人”而設。
若無那個轉角燈火闌珊處的人,那麼這一切都便沒有了意義。
此詞沒有用那些極致華麗的辭藻去形容那個“女子”,但偏偏那個女子,卻是美到了極致,美到不可方物。
當然,每個人對於這詞畫中意境的領悟都有所不同。
有些懷才不遇的人,甚至覺得詞畫中的那個“倩影”便是他自己。
一身本事,文韜武略,卻無處施展。
唯有站在喧嘩熱鬧之外,獨自綻放,孤芳自賞。
不慕世間繁華,感受世間寂寞,卻怡然自得。
呼……
李諾早已將詞念誦完畢。
但場上眾人卻是久久未能還神,依然沉寂在這奇妙的氛圍之中。
而就在這時。
場上忽然狂風疾卷。
眾人感受到了冷意,這才緩過神來。
而有眼尖之人頓時瞠目結舌,語無倫次道:“她,她,她……不見了!”
“誰不見了?難道被風吹走了?”
“她!看、看畫……畫中女子消失了!”
經過這麼一提醒,眾人猛然一驚,難以置信。
畫中女子,真的莫名其妙消失不見!
眼花?
錯覺?
李諾也是被震驚到了。
以他的修為,自然是感受到了畫中女子仿佛真的活了過來。她翩然出了畫,回眸一笑,隨即便隨著這股風離去。.伍2⓪.С○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