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1 / 2)

當初他攻克霍奇猜想,寫成論文,但是一反常態,沒有按照自己的風格去做,反而整篇論文晦澀難懂,就是因為霍奇猜想涉及到了空間,而反重力就是其中一方麵。

一旦論文被人研究透了,那麼就會發展出新學科,然後不斷發展,就有可能被發現反重力!

而這對於華夏,無疑是不利的,當時的華夏底蘊還是不足,屬於追趕者,屬於在補功課階段。

直到現在,海外已經無暇顧及了,而華夏已經恢複平靜,再加上這些年的發展,華夏也終於躍居世界第一梯隊,不管是高精尖方麵還是基礎方麵,都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也不怕一些不測了。

而且有他指導,華夏在這些新的學科肯定會居於領先地位,反重力肯定會率先誕生於華夏。

秦元清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研究之上,一本本新的學科資料就此誕生,形成了新的理論,新的學科,以及新的體係。

空間幾何學、空間拓撲學等等新穎學科,將會成為幾何學、拓撲學新的延伸。

而想要培養一支研究反重力技術的,那麼就必須培養他們學習空間幾何學、空間拓撲學等衍生出來的新穎學科,不然的話就算秦元清手把手教,那麼毫無疑問他們也會聽不懂。

這就是世界殘酷!

智慧層次的絕對碾壓!

有些技術,不是說教就教得了,你肯教,還得對方有能力學!

秦元清編寫的這些相關教材資料,就足足有十本之多,而根本則是基於霍奇猜想證明的兩篇論文。再加上反重力的項目建議書,秦元清花了二個多月時間。

直到這些都做完,秦元清才將注意力轉移到《關於建立‘雙環太空站’的項目建議書》,在這一份項目建議書上,秦元清也是做得非常的詳細,包括建立‘雙環太空站’的背景、建設的必要性、建設的可行性以及投資的匡算,甚至秦元清連各項技術都列出來,並給出研發的時間進度表、科研經費。

秦元清特別強調建立‘雙環太空站’的必要性,因為地球人類發展已經迎來一個轉折點,留給地球人類發展走出地球進入星際時代的時間不多了,越來越少了,不抓住此機會,人類將會被禁錮在地球,難以邁開自己的步伐走出地球,去獲取太空中幾乎無盡的資源,從此會陷入內耗,然後一步步文明倒退,直至滅亡。

地球存在的歲月非常久遠,而生命的誕生已經很早,在寒武紀之前的海洋中就有大量的藻類繁殖,同時還有許多低等的動物。到了寒武紀後,地球上出現了廣泛的海侵現象,海洋麵積進一步擴大,還海洋生物的生長創造了條件,一些原始無脊椎動物逐漸演化發展成具有硬殼的無脊椎動物。

在寒武紀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硬殼的不同門類的無脊椎動物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這些動物,包括截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古杯動物以及筆石、牙形刺等。它們的飛速湧現,形成了生物大爆炸的壯觀局麵。

而到了奧陶紀的時候,海生無脊椎動物不僅門類和屬種大量豐富,頭足類成為了地球的霸主。而直到誌留紀,地球表麵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海洋麵積縮小了,陸地生成並逐漸擴大,有了陸地才有了植物,這一時期主要是低等植物,低等植物作為植物界的先驅者登上了曆史舞台。

直到泥盆紀,也就是距今4.05億年,這一時期延續了5500萬年之久,生物開始從海洋鄉陸地發展,出現了兩棲類動物。到了石炭紀,也就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時期,這一時期開始於距今3.5億年,延續了約6500萬年,正是這一時期形成了地層中含有豐富的煤炭,因而得名‘石炭紀’,根據對地球的研究,屬於這一時期的煤炭量約占全世界總儲量的50%以上。

但是人類對於侏羅紀才是最感興趣的,因為這一時期,地球出現了恐龍這一物種,這一物種迅速占領了陸地、海洋和天空,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而且統治時期長達一億六千五百萬年,統治了三個地質時代,其統治地球時間長度,簡直就是讓人類隻能仰望。

而關於恐龍為何滅絕,依舊是地球一大謎團。直到現在,人類都搞不明白,為何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使得大部分恐龍和生命幾乎滅絕。

有的研究學者認為,是6500萬年前地球氣候陡然變化,氣溫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氣含氧量下降,令恐龍無法生存。也有人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身上沒有毛或保暖器官,無法適應地球氣溫的下降,都被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