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地球,京城,演播廳,正在進行報道。
“觀眾朋友們,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五位航天員已經搭建好了生命艙,這生命艙就是我們正常所說的閉環回路生命保障係統,這種係統是人類實現在外太空長期生存的核心技術,其特點是載人飛行器進入外太空後可以不再需要或很少需要地麵物質支持,氧氣、水和食物在係統內通過生物技術實現再生,航天員可以長期在站內工作和生活,使得長期載人航天和行星探測成為可能!”
“我們請到了該係統的研製參與者,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的劉教授、水木大學生命學院的一級研究員嚴軍作為我們的節目嘉賓,來為我們介紹這一係統!”主持人說道,然後就看到兩個人從後來走出來,向著觀眾們揮手致敬,然後在嘉賓席位上坐下。
邀請他們來,實際上就是為了向全國的觀眾、全世界的觀眾介紹這一先進的係統。
“其實生命保障係統並非是首次出現,宇宙航行之父、紅色帝國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在19世紀末就曾經提出借助生物循環,在空間站建立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的設想,即基於生態係統原理將生物技術與工程控製技術有機結合,構建由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的人工生態係統。水和食物這些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可在係統內循環再生,並為乘員提供類似於地球生物圈的生態環境。人進入這個人工生態係統中,成為生態係統的消費者鏈環,同時發揮控製者的功能,構成閉合人工生態係統。”
“這一設想被美蘇納入實踐,先後建成兩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係統;而我們更加熟悉的生物圈計劃可視為這一係統的大型應用!”劉教授先是講述一遍這一係統的曆史背景,然後展示了幾張圖片:“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在太空建立這一係統的國家,並且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我們曾經在‘天宮號’空間站中進行了長時間的測試!”
“剛剛劉教授說得沒錯,我們在這一係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的生命係統是走在世界第一梯隊,領先於其他國家!”嚴軍也很嚴肅地說道:“我們看到科考站已經建成,我們的航天員將會在生命係統中播下各種種子,播下各種種子的艙我們稱作植物艙,植物艙會和綜合艙組成完整的生命係統。”
“根據資料,植物艙此次將會種植矮杆小麥、花生等糧食,另外還有胡蘿卜、四季豆、草莓等蔬菜和水果!這些植物種子都是經過科研部門與農業部門合作精挑細選的高產作物,能夠為航天員提供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另外還在綜合艙內飼養了黃粉蟲的昆蟲,它們可以為航天員提供蛋白質。”嚴軍介紹道。
“等該係統搭建完畢後,在後續的登月發射中就不再需要為他們準備大量的水和糧食了,這樣可以大大的節省下空間用來裝載其他物品!”劉教授也說道:“另外我們還在進行新一代的係統研究!我們希望未來能有一日將太空種植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民眾都能夠承受的程度!大大緩解因為耕地減少、環境汙染所帶來的糧食危機。”
華夏人看著這一次節目,聽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仿佛是看到,航天員在生命係統中摘水果現吃,然後還可以在月球上直接開幹火鍋,不用吃那種難吃的壓縮餅幹或者各種太空食物。
甚至有的人已經仿佛看到,月球上被華夏開辟了幾千萬畝、幾億畝的良田,種滿了糧食、蔬菜、水果,然後華夏境內不用再種蔬菜、水果、糧食,直接吃來自月球的糧食蔬菜水果。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給糧食、蔬菜、水果取名字了,什麼月兔稻,什麼不老神仙果,什麼嫦娥桂花茶之類的。
而海外的觀眾,則是無語了!
怎麼回事,航天員在月球上在聊著要開辟良田種地,還移民到月球當農民。怎麼華夏的專家們,也在想著在月球什麼種植糧食、蔬菜、水果,要知道月球距離地球可是有三十八萬多公裏啊,這運輸成本多貴,根本不可能實現啊!
而且現在地球上,可是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可以種植糧食、蔬菜、水果啊,地球種植出來的糧食、蔬菜、水果都可以滿足120億人所需。
要是加大開發力度,所生產的糧食、蔬菜、水果都可以滿足150億人所需。
你不好好開發地球,結果跑去月球種地,而且還說的好像是真的一樣!
馬斯克正在豪宅之中看著節目,也是萬分無語,這不是巨大的浪費嗎。要是他的話,一定會說在月球采礦,比如黃金礦,比如鉑金礦、鑽石礦等等珍貴礦石,以及稀土這樣的極具含量的礦產,以及可控核聚變最佳燃料氦3。然後再鼓吹一番什麼在地球建立工程,全部自動化、智能化、機器人話,隻需要在地球遙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