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邊。
“真是可憐的農神,他們是不是沒吃飽飯過?就一根玉米,至於哭嗎?”
金老捧著平板,看著衛星圖上一眾農神一邊生啃玉米,一邊淚流滿麵的模樣,忍不住有些疑惑的感歎道:“我怎麼感覺他們更像是饑民。”
一旁的商偉天也無奈道:“是啊,不就是最常見最普通的玉米,蘋果嗎。市場上幾塊錢甚至幾毛錢一斤,百姓們都吃膩了,現在都研發新品種呢。”
陳老卻搖搖頭:“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作物,可不普通。”
“這些,都是經過我大夏五千年,一代代人改良挑選出來的作物。”
農神以為,這個位麵天生就有如此優秀的作物。
農神以為,這個位麵的運氣真好。
事實上,那有什麼天生就如此優秀的作物,哪有什麼運氣好。
這片土地的運氣,其實真不好。
南有瘴氣,北有嚴寒。
西有黃沙,西南高原。
洪澇頻發,旱災不斷。
就連兩大母親河,一開始也是水患頻發,不斷改道。
至於生長的作物,也並不完美。
產量不高,味道不好,而且格外脆弱。
一次次的災年,一次次的饑荒,甚至可能隻是某地多下了幾場大雨,或者少下了幾場雨,或者刮了一場大風便沒了食物。
這片土地的人們,運氣真的不好啊。
弱小的他們隻能拚盡一切的活下去。
麵對洪澇與旱災,他們無法改變天氣,便用自己的雙手挖掘土地,修建水庫。
自此,洪時蓄水,旱時放水,這片土地迎來了風調雨順,兩大河流從此成為了母親河。
西有黃沙,便植樹造林,西南高原,便耕種青稞,放牧犛牛。
南有瘴氣,便取硝製冰,北有嚴寒,便製作棉衣,修爐取暖。
弱小的人族拚盡一切。
他們沒有神力滋潤土地和作物,便隻能靠自己的雙手,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的意誌。
麵對脆弱的作物,他們絞盡腦汁,嚐試著改良作物,他們一代代的將優良的作物結合起來。
產量少,他們就一代代的挑選產量高的作物,一次次的嚐試。
口味不好,他們就一代代的改良。
容易旱死,就挑選出耐旱的植物,容易被風吹倒,就挑選出抗倒伏的作物,容易被害蟲啃食,那就挑選出抗病蟲害的作物。
他們經曆了無數次失敗,經曆了無數次饑荒,但弱小的人族從未放棄。
因為弱小,所以根本沒有放棄的資格,他們隻能咬牙堅持下去!
漸漸地,這些弱小的人族培養出了屬於他們的,耐幹耐寒抗倒伏、抗病蟲害、產量極高味道可口的作物。
漸漸地,蘋果不再小而幹澀,西瓜不再厚皮無味,玉米不再幹癟難啃。
不知何時,這些弱小的人族有了壓彎枝頭的紅透透的蘋果,有了渾圓結實、皮薄瓤甜的西瓜,有了壓彎枝丫的麥穗。
哪有什麼運氣好,哪有什麼天生優秀的作物。
這是這片土地上的人,五千年的血汗!
那些作物,早已不再是原來的,它們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獨屬於人類的作物!
“不是這些農神沒見過世麵,而是他們太強了。”陳老羨慕的看著這些大口吃著這些作物,同樣羨慕這些人族的農神們,歎道:“他們有能夠滋潤土地、滋潤作物的神力,他們無需千方百計地活下去。”
“他們隻需要努力釋放神力,便能迎來一次次的豐收。”
“如果我們的先輩有這種能力,曾經的大夏根本不會有數不盡的饑荒,不會有一個個餓死的人。我們甚至不會陷入饑餓。”
“這是神的手筆。”
“但也正是因為沒有這種能力,弱小的我們為了活下去,隻能不斷地改造作物,改造這片土地。”
“直到,弱小的我們鑄就了神明都要驚愕的神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