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月餘之前,涼州便有人傳播獸災將至的消息。
涼州多有信奉凶獸野獸的人群,也不知是誰散出去的消息,民間傳言懸掛‘漢名獸旗’可避獸災侵襲。
原本將信將疑的人們也不管有用沒用,都將描繪鷹虎逐狼的三獸漢旗掛在了自家村中營中。
這玩意讓很多人蛋疼,包括劉滄,他總感覺這節奏看起來非常眼熟。
相比涼州其他地區,叛軍所處的金城、隴西、漢陽地區顯然對這獸災有著更多的了解。
張溫率軍西進漢興地區再度落營,劉滄‘逐狼’返軍沿途少不得遇到村落遊牧。
漢軍凶兵均覆獸麵,號曰飛熊,驅趕猛虎,追逐狼群。
狼群不散,虎群難攻,好在如海駭人的狼群多受虎群驅趕壓製,狼海少能肆意侵擾百姓,但遇到兩處男丁稀少的村子,結果狼群襲村,村中人畜無留。
得,這下小機靈鬼們都知道獸災的評判機製了,消息傳開,北宮伯玉、李文侯一眾氣急敗壞的召集叛軍,主動出擊,彪呼呼的率領數萬遊騎跟張溫幹了一仗。
劉滄未返,董卓率軍撕殺一場,遊騎再散,董卓大勝揚名。
正麵戰場上的對戰,叛軍很難在官軍手下占到便宜,而此戰叛軍兵卒人心惶惶,卻是因為不少人都生出了盡速返家的心思。
畢竟,叛軍本部才幾個人?十餘萬的叛軍士卒大多還是來自郡縣民間,族中若是男丁太少,說不得家小親卷、牲畜牛羊就都被群狼禍禍了。
媳婦沒了可以再搶,族群沒了可以再立,可牛羊沒了?
涼州不缺牛羊馬匹,但同樣,涼州苦寒,土地貧瘠,對很多涼州人來說,牛羊馬匹也是他們的命根子。
若是遇到野獸騷擾牧場,禍害家畜簡直就是要了他們的命。畢竟涼州可沒那麼多道義,窮了,奴隸的身份也就開始對你招手了。
相比跟人拚命,涼州大多人還是更忌諱猛獸獸群。
鷹狼猛虎比他們還會逃竄隱藏,而被野獸禍禍了牛羊,沒了私財,總歸還要找人掠奪拚命。
狼災出現徹底亂了叛軍軍心。各家都是打算出來劫掠財資,順便看看能不能建功立業的。
結果若是自家牲口被獸群禍禍了,那可就不僅僅是財資的問題了。失了繁衍的獸群,別說叛軍士兵很可能淪為他人的奴隸,就是原本的豪強也可能分分鍾被人取而代之。
劉滄!都是那個劉滄在作妖!那該死的混蛋不好好打仗!居然驅獸害人!此乃妖邪!妖邪!
圍剿劉滄?怎麼圍剿?那些野狼猛虎動輒奔行百裏,流竄山野。
官軍追不上叛軍輕騎,但麵對流竄獸群,叛軍輕騎也同樣很難進行圍剿。而如今劉滄好歹還扯著遮羞布,可萬一惹惱了劉滄?萬一他放開對獸群的束縛?
大群狼群恐怖,散了躲藏起來更麻煩。話說,那些飛行高空的鷹群怎麼破?
三百多隻鷹凋聚在一起,若是沒了約束,這種猛禽十幾分鍾就能禍害百十數量的羊群,吃的幹幹淨淨那種,簡直就是針對牧畜的蝗災。
獸災嘛,要說破也不是沒法破。來,先商量下,說說,那家先頂在前麵?
雖然不少人都知道獸群是劉滄搞出來的,但隨著一些人發現劉滄好似真的能約束獸群,甚至還能驅使狼群以涼州境內的野獸猛獸為食,涼州民間逐漸開始對劉滄產生敬畏之心。
獸災害人,但若是能夠驅使虎狼保護牲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部落中人多有將自己比喻成鷹狼虎熊者,除了表示凶猛,少不得還有形容自己能夠威懾一方野獸的意味。
隴西、漢陽一帶人心惶惶,但劉滄所遇百姓,卻有不少甘心供奉牛羊尋求庇護之人。甚至一些遊牧族群還會請求留下些猛虎讓他們供奉喂養,守護他們的牧場牧畜。
挺奇葩的反差,而劉滄的業力,也越發頻繁的出現了增長。
。
劉滄驅獸無礙,與此同時,作為剛上任不久的司隸校尉,袁紹感覺很委屈。
劉滄那個王八蛋從山溝溝裏弄出了一群猛獸,虎狼滿地,鷹凋遮雲,那混蛋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溜著司隸的邊將獸群領去了涼州。
司隸震動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