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意外之事(2 / 2)

“殺他容易,不過數萬可戰之人,又都是牆頭草,劉虞不會讓你殺那些人的。兄長還是莫要給自己找麻煩了。”也不避諱跟公孫瓚瞪眼的丘力居,劉滄對公孫瓚道。

公孫瓚皺眉,劉滄也不多解釋,金子展翅扇動勁風,動作並不突然,好歹沒讓周圍馬匹驚亂。

“此戰軍功兄長自領,這些戰馬乃是本王戰利,還勞煩交由劉刺史送往三山關,守關兵將正好缺馬。”風聲當中,劉滄高聲喊道。

公孫瓚錯愕,轉而想起劉虞之說,嘴角帶起笑意,應下劉滄所言。

劉虞對烏桓的安撫作態公孫瓚又豈會不知。於其等這些烏桓歸降再要回馬匹,還不如直接讓劉滄牽走來的痛快。

後續事態劉滄也不再多管。順路解決一場戰鬥,前後總共也沒用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就得了數千烏桓戰馬,這都快趕上自家戰馬兩三年繁殖出的數量了。喵喵尒説

果然戰爭與劫掠才是最快的發家手段,劉滄感慨之餘,一路不時可見廝殺追趕,幽州大地上這場叛亂比涼州的流竄性隻強不弱。

長城關卡守的住塞外胡羌,封的住遼西。但漁陽、北平一帶輕騎互逐廝殺的場景在劉滄看來又是那麼的充滿諷刺。

飛過涿郡,劉滄心情稍好。

經太守潘鳳研究批示,樓桑與東村合並建城,三年的建設已經初顯城池雛形。經過郡城時,劉滄甚至還看到潘鳳在太守府中對天招手,大呼小叫。….入中山,至無極,放眼大地,整齊的田塊遍布山間平丘。

水田、旱地,粟、黍、高粱、水稻、菽、麥,這裏種植著遠比大多郡縣更多種類的作物。

其間還有大片抽穗的玉米,田間也能看到數量眾多的犛牛被一戶戶農人牽引。

玉米是劉滄搞來的,隨便弄倆玉米粒就能種出,一陣大風暴雨說不好就能卷走種子,這東西要種也不好藏。

劉滄並沒有將它當寶貝一般東挪XZ,不過暫時漢地並沒大量種植。種子太少是一個方麵,另一方麵,更多人還在觀望種植的效果。

玉米、土豆、西紅柿包括花生,算是已經在漢地公開亮相的產物,劉滄不光不藏,蔡邕以及他那幫老夥計們還幫忙吹。

漢地還在試種階段,周邊外族學去也是早晚的事情。對此劉滄也看的明白,比種地,他們種不過漢人,而最關鍵的是,他們是真心不喜歡種地。

其實種地儲糧的本質是為了抗災,而那些在特殊地理氣候中生存的民族,他們對肉類有著特別需求的同時,牛羊換取糧食也並不比耕種獲得的糧食少。

於其因噎廢食,還不如大刀闊斧的鋪開,遊牧真的不是不能、不會種地,而是他們真的不想。

而這些作物之外,地瓜跟南瓜就被劉滄看的比較緊了。

不在於食用價值,主要是這倆玩意不怎麼需要伺候,也沒什麼缺陷,產量還嗷嗷叫。

又能活人,又能養畜,若不能控製外留,這些東西劉滄還是傾向去南方種植,盡量避開胡羌鮮卑。

甄氏莊園,鷹群的到來並沒讓當地人驚亂,無極算是漢地少數幾處習慣了蠱凋存在的地方。

甄家近年專門在莊園裏立了一座十米多高的落凋塔,鷹凋休憩,劉滄直接入了甄家。

甄家上下劉滄都已經熟悉,反倒是幾個看似頗有身份的官宦似乎特意在甄家等他。

劉滄一到,幾人便從甄家迎出,眾人報名問禮,對這些人的身份,劉滄微感意外。

魯國相陳逸、冀州刺史王芬、南陽人許攸、沛國人周旌、居然還有個穿丹袍的方士襄楷。

待入府中,劉滄不喜寒暄,幾人便頗有幾分激動的道明來意,這下可真讓劉滄一陣目瞪口呆。

“啥?爾等欲廢陛下,立本王為帝?爾等有疾呼?亦或爾等視本王有疾呼?!”劉滄驚詫質疑。.

史欣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您提供大神史欣的我在三國養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