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一聽拉電,神色便開始鬆動。

這些反應都在趙青鬆的預料之中,他趁機繼續道:“我要種樹,到時候施肥護理,摘果,少不得雇上不少幫手,我肯定首先考慮找大家。等我種過後,如果收成好,能賺大錢,以後我一定帶著大家一起種。”

趙青鬆這番話,精準地戳到村民的心窩子去了。

原本拉電是公共的,有些目光短淺的村民才不在乎,畢竟那麼多年,沒有電,也不見誰活不下去。

可當趙青鬆說可以給他們提供賺錢的工作時,村民們立馬心動了,這可是關乎自己的利益了。

當然也有想要鬧事兒的,人群中有個人喊得特別大聲:“喲,趙家老二想包山當地主呢,居然想雇咱們去做工呢!政策開放了,還有人搞地主做派呢!”

村民們又被拉扯過去了,瞬間沉寂。

趙青鬆看了那人一眼,是以前調戲栗蓉被他打過一頓的癩子。

他神色淡淡,根本不把那人放在眼裏,他說:“請你不要歪曲事實,政策開放,土地依舊是人民的,而且,我也說了,每年按照一定的數量,給村裏交租地費用,到時候錢還是用在大家身上的,話我說完了,等會兒投票,大家自己考慮吧。”

他正欲轉身下去,忽然想到什麼一樣,又轉身道:“果,我是要種的,如果在咱們村租不到山,那我就去其他地方,總有村是樂意租的。希望各位叔叔嬸子們考慮清楚,村裏的山是留在那裏丟荒呢,還是換成錢花。”

最後一句話徹底點醒了村民。

村裏分土地後,每家每戶都在忙著自己家的地,那公共的山嶺,也沒人去忙活。

而且,沒分出來的山,也就是公共的山地,在大江村都不是什麼好土地。

至少種糧食是沒什麼收成的。

大江村靠近滇河古道,特別是公家山地那一片,全是沙土地。

長樹長不大,全是灌木,而且長得稀稀拉拉的,沒有什麼植被。

這裏氣候又惡劣,一刮風時,黃沙滿天,沙塵會將小麥蓋住,甚至是淹沒到看不見的地步。

這樣的土地,種不得糧食。

也沒人樂意去種。

在村民們看看來,趙青鬆包這樣的山地種果,實在是冤大頭行為。

隻有趙青鬆知道,這樣的山地最適合種梨樹。

沙壤土土質疏鬆,通氣性好,本地日照時間長,下雨量適中,能夠為梨樹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趙青鬆原先賣果,也不是純純賣果,在跟多地供應商的接觸中,知道大江村這邊產梨,但沒有人大規模種植,果商收果苦於四處奔波......

這些經曆,為趙青鬆在選擇種果打下了基礎。

栗蓉每次聽到趙青鬆種果的進展,都會為趙青鬆感到開心,隻是偶爾也會心疼男人,一邊看養豬場還得忙活種果。

趙青鬆倒是沒多在意,現在種樹要做的事情又不多,栽下去的樹是兩年多的苗,要想結果,還得等上個兩年左右呢。

他輕聲笑了笑,隔著電話線說了句渾話:“媳婦兒不在家,不忙起來,渾身的勁兒不知道往哪兒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