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趙青鬆的梨子迎來了收成。

他隻種了一種梨,雪花梨。

這是他準備種果前,找了專門的人問的,大江村這邊目前適合種的隻有這種,而且,雪花梨也不是他一個人在種。

早在政策開放,分田到戶後,就有人種了,隻是說可能沒種那麼多。

趙青鬆的攤子鋪得很大,兩座三頭,將近六十畝地。

不過他沒有種滿,留了些空,但是那也有五十畝的梨樹。

盯著他梨山的有不少人,今年第一次結果,也是受到了諸多關注。

果子結得很好,但是產量沒有預期的高,大概是第一年收成的原因。

不過目前的產量也足夠喜人,在這個科學技術還不發達的年代,雪花梨產量畝產大概兩千多斤。

這是趙青鬆自己算出來的。

村裏的人看著一車一車的梨子拉出去,別提多眼紅,那梨子就是賣給收購商幾分錢一斤,那也是他們不敢想的錢了!WwWx520xs.com

不知道趙青鬆口袋裏又要進多少錢!

有的果農家裏種了幾棵的賣了三分錢,是給那些來鎮上收購商的收購價。

村裏給趙青鬆幹過活兒的人就上心算了一下,假設趙青鬆一畝地兩千五百斤,五十畝地,三分錢賣給收購商,那也就是差不多四萬塊。

四萬塊!

那些人眼紅極了,有的人已經開始想辦法種梨樹了!

趙青鬆收完了果子,後續還有很多事事情要做,根本不知道別人心裏的想法。

要是知道,他估計要笑。

他走的丁力仁的批發渠道出去,他自己相當於半個批發商,他其實能拿到五分錢一斤的價格,折騰了兩個月,算帳的時候,差不多六萬多塊錢。

不過六萬塊不多,除去了這前三年的各種人力物力時間成本,大約隻剩下不到三萬的錢。

按照趙青楊當初合夥占的份例,趙青鬆分了一萬零七百給趙青楊。

趙青楊拿著錢的手都在發抖:“這真是賣梨掙得錢?能掙那麼多?真是掙了四萬啊?”

外麵都在傳趙青鬆賣梨掙了四萬。

趙青楊還不信,現在自己拿著錢,忍不住唏噓,他也是萬元戶了!

別看他跟何杏一直在忙活縣城裏的小飯館,這幾年家裏有兩個兒子要讀書,就沒攢下多少錢。

趙青鬆種梨邀請他合夥的時候,他當時也是把手上能拿的錢都拿了,後續的幾年,梨樹要維護施肥請人工,他前前後後一共拿了差不多五六千塊錢。

這第一年收成賣果,他就能分到一萬多!

趙青楊忽然不放心地問:“你把成本都扣出來沒有?這些年,我其實也沒拿多少錢,主要還是你貼的錢,你可不要把賺的錢都給了我,那可不行!”

趙青鬆笑了一下:“放心吧,請兄弟明算賬,不會虧你的,也不會虧我的,我也是有家要養的,不會把賺的都給你,不過,哥,我給你透個底,我賣的梨,比他們想的要多兩分錢,給你的一萬,是扣完了這些年的成本,且預留了來年的肥料和人工費,這是賬本兒,你看一下。”

“我不看了,我相信你,再說了,這賬本我也看不懂,知道你不會虧我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