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趙青鬆屁股後麵來的兩人,聽鄭有金說了趙青鬆他們就是在這裏買苗。
心裏很是不平衡,之前開會的時候,問趙青鬆在哪裏買苗他不說,現在偷偷帶著兩個外村的人出來買苗,看吧,他們當時說的沒錯,趙青鬆就是故意顯擺,根本不會認真教他們種樹。
還好他們聰明,跟了出來。
二人互相看了眼,又問鄭有金:“他們買的什麼苗?我們也要一模一樣的!”
鄭有金心裏都樂開花了,他果真沒有猜錯,這兩人也是要買梨樹的。
做慣了生意的鄭有金看出來二人也不是很有錢的,估計買的量也不多,他說:“他們買的三年梨樹苗兒,八毛錢一棵,你們要多少棵?”
二人確實手頭沒多少錢,又不想比別人差勁兒,梗著脖子問鄭有金:“他們買了多少棵?”
“三百。”鄭有金想也不想道,虛虛報高了些。
眼前兩個人肯定不會去求證的,鄭有金心裏一點兒也不虛。
“這麼多?”二人臉上愁眉。
趙青鬆自己種的梨樹種了兩山,他們覺得多,知道自己也趕不上他,但是那兩個平平無奇的外鄉人,憑什麼買那麼多?
“你們要買多少棵?”
那兩人也是想種樹的,買肯定要買,就是要買多少的問題。
他們也不是一家人,手上有多少錢定然也不會告訴對方。
不過此刻都想知道對方買多少。
不想比對方少,又怕對方買太多,自己沒有那麼多錢。
最後是一人買了五十棵樹苗。
二人砍價比趙青鬆還過分,問鄭有金六毛賣不賣。
鄭有金維持臉上的笑不變,心裏已經開始罵人了,我賣你奶奶個腿兒。
他說:“最多少一分錢,前麵那老板買三百棵,我隻給他們少了二分錢,你們要是買三百,我也給你們少二分。”
那兩人當然不可能買那麼多,他們又不像宋小山一樣,好幾年前跟著趙青鬆做生意,後來自己又有點營生,攢下了錢:也不像李大海,肯去外麵出力幹活,有趙青鬆幫襯還養了豬,手上攢有錢。
他們最多就那麼多棵了,讓老板幫忙送。
他們都是附近的村,鄭有金當然不會拒絕。
鄭有金送貨的可不是什麼拖拉機。
他有卡車,解放牌的。
在八三年,他就買了卡車,也難怪他生意能做那麼大。
鄭有金先給這兩人送的梨樹。
主要原因是這兩人買的梨樹少,先送他們的,帶著趙青鬆他們的貨,拉著一大車梨樹苗去他們村裏溜一圈兒。
村裏的人都知道他賣梨樹苗兒,要是碰著有人想買的,鄭有金還能做多些生意呢。
不得不說,鄭有金不愧是當大老板的,這心思還挺活絡的。
一大卡車的樹苗,拉到大江村。
買樹苗的二人跟著卸樹苗兒下來。
村裏不少人看著稀奇,圍觀過來。
有人看熱鬧,忍不住張嘴問:“趙誌明,趙六仔,這是你們買的樹苗兒啊?”
一大卡車送樹苗到家,場麵不是一般的小。
鄭有金和自家工人幫著把梨樹苗卸下來時,還不忘初心開始宣傳:“各位父老鄉親,我是縣城xxx培育的,你們要是想買梨樹苗兒啊,可以去找我,買得多給你們便宜點兒,還能給你們送上門兒。”
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有的好奇鄭有金除了梨樹苗還有沒有別的苗兒賣,有的問他樹苗怎麼賣,更多的是關心這些樹苗全都是趙誌明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