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工廠賣貨利潤率達到百分之十就很高了。

但是校服嘛,直接賣給學校,不需要預留利潤空間給中間商,利潤率達到百分之五十!

那些服裝店的利潤開價都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中間。

相當於把工廠利潤給了何財山,栗蓉拿最終端的利潤。

何財山是賣機器的,栗蓉也沒提出讓對方幫她拿下校服訂單繼而跟他買機器。

大家都是商場上混的,有些事情要拎得清!

這是兩碼事兒。

買不買機器另說,但是何財山親自上門說校服的事情,你以為人家就沒有其他的服裝廠朋友嗎?

該分利潤的時候,就不能扣扣嗖嗖的,既然聊服裝訂單,那就是服裝訂單,用另外一個交換,別人廢那個力氣幹嘛?

你要是那樣說,別人可不會特別上心,你拿不拿校服訂單關他什麼事兒?再說了,機器就那麼幾個廠家,賣給誰也是賣,不愁賺不到錢。

想要拿下校服訂單,你得跟把人拉到同一個利益陣營,人家才會上心,畢竟拿下了也有得賺。

生意人就是要賺錢的。

不要講什麼情義!

何財山欣賞地看著栗蓉,比了個大拇指:“沒想到栗小姐這麼通透,我真是沒看錯,沒錯,那些負責人跟我有點關係,不過我想要百分十五。”

好大的口氣。

栗蓉心裏想,她們藍海做批發的時候,都拿不到十五呢!

他開口就要十五!

心裏嘀咕了兩句,明麵上,栗蓉沒表現出來,她一臉苦悶:“百分之十五太多了,藍海都沒賺頭,我們能拿到二十多算多了......”

栗蓉心裏算的利潤率起碼要達到百分之五十,分給何財山十。

何財山當然可以講價,畢竟有錢都想拿多點嘛。

但是栗蓉得哭窮,不能一下就承諾十五給何財山,否則對方定然以為栗蓉這邊能拿到更多。

價格拉扯什麼的,很講究。

給十五也不是不行,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邊給多了,那邊栗蓉就得賺回來,反正做生意不會虧的。

何財山沉默了。

栗蓉猜得沒錯,何財山確實有幾個其他服裝廠的老板朋友,他第一個來找栗蓉,但是不代表不會去找別人。

栗蓉很上道,主動提出讓利,可這事兒要是擱其他廠,同樣會讓利。

聰明人肯定是想跟錢多的合作。

何財山還沒找過別人呢,不知道別人給多少。

他首先找栗蓉,也是看重藍海,去年的服裝業,誰都知道藍海就是殺出來的黑馬。

質量設計都沒話說。

何財山直覺藍海以後一定是非常有前景的企業,如今上門,也算是拋出橄欖枝,跟對方打開友誼的大門。

他做紡織機器,平常也會了解服裝廠,服裝廠拿到百分之十的利潤確實高了,但是現在是直接對接學校!

利潤肯定不止百分之十,栗蓉開口就是百分之十,那不是能拿更多?

何財山才想著爭取多點,可看栗蓉的態度,好像挺困難?

栗蓉看何財山沉默了,想了想,裝出肉疼的樣子:“這樣吧,再多兩個點,十二,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