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
這段時間栗蓉帶著伍超還有呂少華在鄂爾多斯,為了羊毛的事情也累得夠嗆,她自己休了兩天,給伍超他們放了一天的假。
回到崗位上後,栗蓉第一時間是去車間看校服的生產情況。
上半年和香港那幾所中學合作校服後,秋冬款也和藍海合作。
秋冬款的校服要做外套,四千多套校服。
擴招後,車間的所有工人二百三十左右,生產力大的很,三天就把校服隻見完畢,趕在九月前運往香港。
秋冬款的校服用料多,利潤比春夏款要多兩塊錢,幾個學校的訂單合下來利潤能到三萬多。
藍海的生產力提高,就不能做單一的生意。
經過何財山承接了校服是發展了新的路,這條路在香港能走通,國內應該也能走通。
既然已經有了相關的經曆,栗蓉覺得藍海是有能力將校服這一部分做下去的。
國內的學校也是有校服的,栗蓉以前沒注意過國內的校服,主要是藍海剛開始的目標生產都是對準大眾穿著。
徐靜丹以前做批發也是跑市場賣貨,當然也想不到這層麵上了。
校服這種公家項目,如果栗蓉沒有猜錯的話,在國內這種社會背景下,應該是采用對外招標的形式吧?WwWx520xs.com
栗蓉和徐靜丹沒想做校服之前,自然不會去注意市政府的公告。
這種公家項目,在這年代,主要發布途徑還是市政新聞,或者市政公告欄,不像後世還能在政府官網上查到。
還有一種,應該是相關部門對服裝企業進行資質審查篩選,然後發送邀請函。
邀請做啥?
邀請來參加招標。
藍海沒有收到邀請,不知道是沒有這種公告方式還是藍海不符合條件。
以前就算了,栗蓉現在有想法,她也想承接當地的校服訂單,便開始去了解當地的校服生意。
這一了解才知道,跟她想的差不多,有關部門發布招標公告,服裝廠帶著材料去投標,甚至已經產生了中間品牌商......
但遺憾的是,校服招標三年一次,上一次招標是去年,那麼下一次,應該是明年。
栗蓉的今年注定無望了,但是可以提前注意著消息,明年的招標,說不定年初就能看到公告。
她把事情記下。
羊毛到了羊城火車站,栗蓉帶著廠裏的師傅開著貨車去把羊毛拉回來。
羊毛的量太少了,做不了很多成品。
所以羊毛衫栗蓉沒打算做什麼大花樣,也不用設計,和生產師傅聊了會兒,決定做原色係,還少了染料漂染呢。
這次羊毛采購是栗蓉全程跟進的,她把花銷都算了下來,留給財務去核算。
四個人從出門到回來羊城的消費,總計480元。
360公斤的羊毛均價大概2.2元每公斤,120公斤的羊絨均價在28元,原材料成本核算下來是4150元。
為了能生產更多一些的羊毛衫成品,栗蓉決定隻做克重輕的羊毛衫,隻供應給當地的市場。
像200克的羊毛衫完全可以抵禦羊城當地的寒冷。
跟生產一再討論後,做的是85%的300克羊毛衫,和75%的200克的羊絨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