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然是麵對大風大浪尚且能保持麵不改色的田宇,在感受到小男孩炙熱的目光後,都感覺臉上有些發燙。
畢竟自己說過下一次見麵時,自己會給小男孩送巧克力,誰知道這麼快兩人就見麵了…
好在這時湯啟明從廚房裏跑了出來,衝著小男孩喊道:“小光,叫哥哥,姐姐。”
緊接著湯啟明又朝田宇二人介紹道:“田董,楊小姐,他是我弟弟湯啟光。”
小光得意地說道:“哥,我認識哥哥姐姐,他們是從市裏來的。”
“你怎麼會認識哥哥姐姐呢?”湯啟明滿臉不解。
“小光說得沒錯,我們確實認識,我還說下次來楓台鎮,給他帶好吃的呢…”
田宇主動接過話茬,把自己在楓台小學和小光見麵的事情說了一遍。
一個小時後,湯啟明從廚房端著四個熱氣騰騰的餐盤放在了木桌上。
桌上的菜肴雖然都隻是些農家小炒,但香氣四溢,光是聞一聞就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小光更是一個勁地大喊大叫,那表情比過年還興奮。
湯啟明試探性地問道:“田董,喝點嘛?不過我這裏隻有自家釀的水酒,味道肯定比不上您平常喝的茅台五糧液?”
田宇因為答應過妻子少喝酒,所以現在參加應酬,已經很少會舉杯暢飲了。
但他看到湯啟明臉上那小心翼翼的表情,為了不打擊到對方的自尊心,還是笑著應道:“來都來了,當然要嚐嚐味道,這酒啊,各有各的風味,沒有誰好誰壞。”
“好嘞!”一聽到田宇的回答,湯啟明頓時露出了喜色,一溜小跑就打了滿滿一大壺水酒過來。
酒菜上桌,四人也很快開動。
幾杯酒下肚,湯啟明的話也逐漸多了起來。
而田宇則像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傾聽者,聽著湯啟明講述楓台鎮的故事。
在湯啟明的描述中,其實十幾年前的楓台鎮並不像現在這般貧困。
當年的楓台鎮,雖然農作物較少,不過氣候土壤等條件,很適合種植果樹。
再加上那個年代,大家的交通條件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靠人力搬運。
每到趕集的時候,楓台鎮的老百姓們總會挑著竹擔趕往集市。
由於楓台鎮這邊的水果個頭大,品相好,所以每一次楓台鎮的居民都能滿載而歸。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
曾經人聲鼎沸的集市逐漸被係統化,規範化的市場,商場所代替。
至於那些原本和楓台鎮一樣參與趕集的小鎮,也都憑借著自己的地理位置優勢,開啟了現代化發展。
唯獨楓台鎮,因為交通不便,發展受阻,所以雙方的差距不斷拉大。
為了讓楓台鎮擺脫貧困鎮的帽子,市裏前後兩任領導也都作出了種種“努力”。
他們親力親為,帶頭在楓台鎮開辟了種植區,並分別號召大家種起了獼猴桃樹和椪柑。
並表態自己會想辦法為楓台鎮搭建運輸渠道,安排企業接收。
對此,楓台鎮的居民自然是滿心歡喜,幹勁十足。
可是問題就在於,這兩任領導在帶頭拉起了項目後,都被先後調離了湘中市。
以至於老百姓們苦苦等待的運輸渠道,就連望眼欲穿都沒看見蹤跡。
這一來一去,也就使得現在的楓台鎮經濟越發貧困。
不少有想法的年輕人都已經走出大山,希望靠自己闖蕩出一片新的天地。
隻有少數像湯啟明一樣的青年,還始終堅信官方一定不會放棄他們,堅守在大山深處的這片種植區。
說到激動處,就連湯啟明這位外表看上去有些內向的青年,都忍不住破口大罵,為什麼官方的承諾久久還不能兌現,自己究竟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楊雪看到湯啟明的表情激動,神態甚至有些癲狂,剛準備開口安慰,就被田宇用眼神製止了。
正當楊雪有些納悶的時候,田宇開口問道:“小湯,你想要改變這一切嗎?”
“想啊!當然想啦!”湯啟明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做夢都希望我們楓台鎮能夠富裕起來,而不是一走出去,人家聽到你是楓台鎮來的,就露出鄙夷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