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機與三藏在藏金閣裏密謀了一下午,兩人攜手大笑而出,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玩背背山呢,那親密勁兒就跟親兄弟一般。
不過一個三十幾歲的大叔頂著張笑成菊花的臉,嫵媚得看著一個十五六歲的板寸頭小和尚,總覺得這畫風有些不和諧呐。
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就第二天,會昌寺住持三藏法師與辯機各拿出了六千兩進了一批果苗的事情就被有心人傳的沸沸揚揚,長安城裏從來不缺長舌婦,幾乎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有輿論有炒作,自然這果樹三日間賣成了脫銷。
完事後師兄弟兩人一算賬,居然賺了整整十萬貫,這可把他們嚇個不輕,震驚的同時也在感歎天子腳下的長安城富貴人果然是人傻錢多好忽悠。
震驚的何止是他們倆人,其實長安城百姓也震驚了,金鑾殿裏的李二也不得不被驚動了。
事情是這樣的……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一內侍扯著公鴨嗓子喊道。
李世民最近很是頭疼,西北亂象叢生不出幾年怕是得大亂,說不得要派兵去管管,這邊宮裏的太上皇又吵著去避暑,身為人子總不能不孝忤逆了父皇的意思,但這大興土木必然會遭人反對,這點李世民也早就料到了。
“眾愛卿,昨日朝堂之上關於太上皇營建夏宮一事……”
“臣,魏征有本!”李世民話還沒講完魏征就抱著玉圭杵在了堂下。
李世民撇了魏征一眼,直接無視,繼續開口道:“這夏宮……”
“皇上,臣有本!”魏征身子躬城了九十度。
李世民相當不悅,沒好氣道:“哦……原來是魏愛卿,既然有本那就奏吧。”
“臣有三本,一奏皇上欲建夏宮之事,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我大唐雖幅員遼闊但百姓仍就困苦不堪,甚至於食不果腹,皇上應鼓勵百姓耕作荒田,極力發展農業,若此時大興土木於國百害而無一利,太上皇深明大義定會理解皇上之一番苦心,臣上奏懇請皇上收回成命。”
“臣等懇請皇上收回成命!”呼啦又出現一票附和的,氣的李二都快吹胡子瞪眼了。
看著滿滿一排文臣跪在那裏,李世民忍了,擺手道:“既然眾愛卿認為此時興建夏宮不妥,那容後再議吧,魏愛卿所奏之二所謂何事?”
“回皇上,這第二件事,臣要為一人求個情。”魏征麵無表情道。
李世民哦了一聲,然後笑道:“魏愛卿替人求情?朕還甚少遇到,嗯,好奇的緊,不知究竟是何人有如此大的能耐請動魏卿的?”
“皇甫德參!”
李世民瞬間臉黑了下來,開口道:“哼,又是為了那斯,越級上書上癮了是吧,當年朕修洛陽宮時他一個小小的縣丞就敢上書當著朕的麵非議,朕心胸豁達,不但免其罪還有厚賞,如今倒好,變本加厲了,居然管起宮中女眷束高髻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說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縣丞雖小但也是百姓的父母官,他不替朕教化百姓居然妄議後宮,這廝難道不該罰?”
魏征點點頭道:“皇上息怒,皇甫德參也是為了大唐著想,雖然行為過激了些,不過終究是……”
李世民勃然大怒,起身一指著房喬、杜如晦道:“為大唐好?那玄齡與克明為何不言,難道要叫朕不役一個子民,不收一錢國稅,或者叫觀音婢下令後宮諸女皆留短發?那朕的大唐還要不要發展,皇家的臉麵還要不要了,魏征,你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啊!”那句好臣子李世民幾乎是咬牙切齒得說著。
魏征虛扶了一把額頭,正在想著如何應答時,房玄齡出列笑道:“皇上息怒,魏大人原本也是好意,大唐的基層官員若皆敢言敢諫,豈不是說聖上乃不世明主,能廣開言路不罪直諫之臣,若真將皇甫德參問罪,那大唐官員豈不人人自危,不吐真言?請皇上三思。”
李世民坐了下來,晦氣道:“算了,若為官者不敢言那朕豈非失了耳目,魏愛卿房愛卿退下吧,擬旨,德參官複原職,賞錢帛若幹彰其直諫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