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擢翰林院學士(1 / 2)

皇帝就是皇帝,一句話定人生一句話定人死,辯機拿著手上的兩樣東西哭笑不得,一張是李世民的製書,跟後世的聖旨差不多,不過千萬別誤會,唐朝的聖旨絕對不是什麼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之類,而是密密麻麻的簽字。

坐在送他去會昌寺的皇家馬車裏,辯機打開了質量頗好的黃絹,仔細閱讀了起來。

門下:會昌寺沙彌辯機年少有為素有機智,朕嚐以天下英才盡入吾彀而歎,豈有埋沒英才之理……主者施行。

貞觀八年八月初九

中書令臣【XXX】宣

中書侍郎【XXX】奉

……

製可:李世民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片,各部門簽名算算不下十幾個,當真是書法大雜燴啊,說白了無非就是讓辯機還俗,還破例直接將王邵招進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個翰林院的學士,這黃絹就是他上任前要遞給未來上司查驗的東西。

放下聖旨,然後拿起了另外一張,那是一張戶籍證明,李世民都把他的祖宗十八代給翻出來了,好在辯機這種小人物真是沒什麼背景,不是什麼前朝餘孽也不是富貴豪門,而是妥妥的窮三代,王邵看了才知道原來這個辯機和尚是婺州東陽郡(浙江金華)人,而唐武德四年東陽郡並於信安(新安)縣分置衢州,過了這麼多年,此時辯機的老家早已經物是人非,親戚什麼的沒的沒,失聯的失聯,所以李二開了恩,直接替王邵搞了張長安城的戶籍證明,也就是說從此王邵可以稱自己是長安人士了。

車馬停下了,王邵掀開簾子大口大口的呼吸著外麵的空氣,他的內心著實不太平靜,從他跳下馬車的那一刹那,從此曆史上少了一個偷公主被腰斬的花和尚,多了一個不滿十六的翰林院學士,老天爺跟自己開的玩笑似乎有些大,大的王邵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對,就是迷茫,頭上懸著的大刀忽然沒了,這人活著似乎也沒了動力,你說犯不犯賤!

看著宮裏的豪華馬車漸漸走遠,王邵忽然拍了自己額頭一下,自嘲道:“想這些亂七八糟的幹嘛,能找個管家婆豈不該開心才是,以後……嘿嘿。”

正在王邵意淫的時候一隻大手拍在了他的肩旁上,隻聽熟悉的聲音從耳邊傳來:“師弟,可喜可賀啊,你的事貴公公差人提早來報過了,如今可是翰林院學士了,嘖嘖,未滿十六卻成為了翰林院學士,師弟以後必然前途無量啊。”

王邵趕緊摸著板寸頭謙虛道:“師兄說的什麼話,無非是換了一個身份而已,陛下也沒安排什麼活計給我,日子還不是照過,再說了翰林院是什麼地方,我一個剛還俗的小和尚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

三藏雙掌合十:“阿彌陀佛,道嶽師傅那邊師兄也遣人報過信了,道嶽師傅讓師兄給你帶句話。”

王邵連忙問道:“師兄,不知師傅他老人家有何交代?”

“四字,勿忘初心!”

“師弟受教了。”

三藏嘴角微微上翹,然後笑道:“既然受教了,還不替師兄排憂解難,《大唐西域記》還等著你批注呢!”

王邵哈哈一笑,然後摟著三藏道:“走,我的《西遊記》也等著師兄批注呢。”

王邵三藏這邊忙著修訂自己的著作,卻不知翰林院那邊已經炸開了鍋,翰林院是什麼地方,大唐精英彙聚之所,裏麵的大儒拿個花盆隨便一砸也能砸成雙的那種。

當聽說一個還俗的小和尚要來翰林院報道,豈能有不炸鍋之理,一來王邵年紀輕身份又低微,一個不滿十六還剛還俗的和尚而已,關鍵是這個辯機和尚還是陛下親自點的,那就拉仇恨了,翰林院的眾多學士這都過了半輩子還沒麵過聖的比比皆是,誰不想著魚躍龍門受皇帝器重,一個小和尚什麼都沒做居然趕到了他們的前上,能不嫉妒嗎?

這二來嘛,宮裏頭有消息放出來,陛下和皇後娘娘好像有欽點這個小和尚去當皇子公主們課業老師的意思,這事就更讓那些高級知識分子怒火中燒了,那辯機何德何能居然能做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