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於謙有過一首《石灰吟》的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首詩托物言誌,以石灰自喻,來表達作者自身光明磊落和崇高的人格,其實這首詩也是簡要概括了古時工人采石的大致流程。
第一步,自然是清除石材表麵附著的淤泥,也就是俗稱的挖土,好讓開采的礦石裸露於地表,便於就地取材。
第二步,錘鑿石材,原石既然是渾然天成,自不會天生就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待君來取。
為了便於運輸,這就要花上大把的時間與勞力去進行初步分割,幾頓重的小原石尚可以靠人工鑿開,但一遇到幾十噸,甚至幾百噸質量的原石,那就頭疼了。
不過,不用擔心。
在沒有挖掘機、工程車等大型工程設備輔助之下的古人依舊能達到目的,他們的辦法就是利用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重複幾次或幾十次煆燒原石,直到巨石自動開裂,便可再進行切割運輸。
雖然這辦法在王邵看來又耗時又費力還不環保,但他不得不承認,勞動人民就是這麼智慧。
這種開山之法已經延續了近千年,若無王邵將火藥應運拓展到此,恐怕今後的幾百年,也依舊如此。
第三步,粉碎,這步過程因原石材質以及用途而異,譬如王邵要的石灰石粉,那采來的石灰石原料就應該被徹底粉粹磨粉處理,但若換作普通建築需要的整塊石料,那就隻要修邊鑿成塊狀或條狀即可。
這一套流程介紹下來,工部那些學員直呼大開眼界,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在這座采石場裏,給他們帶來的感官刺激與震撼,絕對超乎他們的認知和想象。
最直接的就是屬火藥,老祖宗的四大發明之一,唐人又豈會不曉啊?但就沒人去想過用它來炸山開礦。
學員們隨著王邵近前一觀,便見識了火藥的真正威力,爆炸過後,原本眼前幾十丈的山坡現已經坍塌半壁,而山上巨石已是搖搖欲墜,未等多時,它們終承受不住地心引力,跟下餃子一般從山坡上翻滾下來,轟然砸在地表之上,那聲勢比之方才的爆炸巨響更為震撼。
山體坍塌見過嗎?他們此刻眼前的景象與這相差無幾。
王邵待眾人回神,便出言道:“看也看了,咱們不若先轉道它處,此地還要等上半日,直到那山體穩固不再下石,才能繼續動工,若此刻前行,恐難保諸位萬一啊。”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學員們心有餘悸的看了一眼尚還在不斷下石的峭壁,不禁咽了咽唾沫,自是從善如流,紛紛點頭同意。
“夫君,聽父皇提及,夫君研製了一種名喚‘水泥混凝土’的新材料,不若帶眾人前去見識見識一番,如何?”出采石場後,麗質忙舉著玉臂學那三好學生舉手發言提意道。
眾學員忙不迭附和:“是啊,是啊,吾等也聽陛下當麵提及過,很是好奇。”
你們得了吧,糊弄誰啊!
工部有哪些上得了台麵的官兒我還能不知道啊?
你們這群芝麻綠豆的小官兒,能不能見到李世民還得打個大大的問號呢,還言辭鑿鑿說陛下當麵提及過,騙三歲小孩兒呢?
王邵心中吐槽,卻未直接點破,他估摸著應是李二同誌私底下給他閨女偷偷下達的任務,不然,麗質也不會那麼積極,又是女扮男裝又是撒嬌賣萌的一通央求讓自己帶她過來。
李家人呐,個個不是省油的燈。
這麼一想,王邵微微有些來氣,怎麼說麗質也是他王家媳婦吧,怎麼胳膊肘盡往外拐啊!
抬手在麗質背後豐腴之處隱秘一拍以示懲戒,麵上卻裝作無事,掃了眾人一眼,爽快答應道:“好啊,看來諸位學員十分好學,尤其是這位,好學不倦,值得讚賞,那晚上……你且暫留片刻,與我‘慢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