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場合不對,南榮修按捺住心中的疑問,讚道,“尊師的字不錯,大氣舒朗,自成風骨。”
“公子謬讚了。”沈隨安嘴上謙虛,可臉上的笑容卻出賣了他,“家師經常說,她的字還差些火候,還叫在下臨摹南榮體,說南榮體筆法自然,練到人字合一的境界時,便能筆隨心動,可大方可娟秀,可瀟灑可沉穩。
實不相瞞,在下也曾試過南榮體,最終因為師承問題放棄了。”
“字體千萬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郡守適時開口。
南榮體是大慶開國之君的祖父首創的,自此以後,南榮家的書法便自成一家。
南榮體彰顯的貴氣和高高在上,不是誰都能學會的。
“大人說的是。”
接下來的聊天,南榮修不動聲色的套沈隨安話,而沈隨安因為師命,說起師尊之事,大都半真半假。
盡管如此,南榮修還是從中得到一些蛛絲馬跡,但他不敢確定。
因為年齡對不上。
該了解的都了解得差不多了,南榮修也不想表現的太明顯,很快便離開沈家,轉戰下一家。
因為是臨時走訪,萬秀村的村民也沒有提前準備,所以看到的情況都是真實的。
隨著走訪次數增多,每家情況不同,遇到的問題也各式各樣,南榮修這才真實的體會到,老百姓的不易。
離開萬秀村後,南榮修又去了別的村落,直到日暮西沉,才策馬回城。
“何大人,如何才能讓一城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回到無雙郡後,南榮修問道。
何郡守聽言,卻猛的跪下,“是下官無能,沒能讓無雙郡的百姓過上好日子,請少主責罰。”
“你的確無能。”南榮修語氣清冽,“上任六年,萬畝良田變荒地,賦稅逐年遞減,數十個村落難見一個讀書人,何大人,這六年你都做了什麼?”
何大人冷汗連連,但還是為自己狡辯道,“少主,並非下官不作為,實在是北絨越境侵擾頻繁,邊城百姓為了躲避北絨人掠奪,棄產移居他鄉,邊城田地無人打理才變成荒地。”
“好,此事暫且不論,那其他的呢?”南榮修目光淩厲,“無雙郡地荒人稀,何大人可曾鼓勵百姓開荒?可曾為百姓解決耕牛少問題?可曾解決水田灌溉之事?”
一連三問,直擊何大人靈魂。
何大人支支吾吾,半天答不上話,因為,南榮修點出的問題,他沒一樣落實到位。
他以為,少主歲數小,定不會關注這些,哪想自己的所作所為,人家全看在了眼裏。
“敢問何大人,當初十年寒窗,考中進士,僅三年翰林你便主動外放苦寒之地,為的是什麼?”南榮修問道。
何大人渾身一僵。
“上任樂安縣之初,你帶領下屬,不辭辛苦,走遍樂安縣轄下每個村落,隻為百姓謀得一條出路。
在你的帶領下,樂安縣耕地增多,賣不出的山果成了好吃的果脯,大受商販歡迎,你帶領大家修路,建水庫,樂安縣日新月異。
何大人,你能把樂安縣治理好,為何到了無雙郡便懈怠了?是無雙郡難以治理,還是朝廷委屈了你?”
何郡守嚇得磕頭,“下官不敢。”
“堅持需要很久,放棄隻在一瞬間,何大人是想繼續做出政績,進戶部入內閣,還是守著無雙郡了此殘生,你自己好好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