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兩個辦法,明珠親啟(1 / 2)

京城寄來的,八成是父親。

想到老爺子已經殿試完畢,沈鏡之拿過信件的心情,波瀾漸起。

沈鏡之想到的,謝大人同樣也想到了,“沈秀才,方便告知沈舉人的會試情況麼?”

“父親來信說,名次排在末尾,堪堪摸到殿試的資格。”沈鏡之不卑不亢道。

“殿試的排名,絕大多情況下是參考會試的名次來的,隻要正常發揮,名次不會有很大的變動。”

頓了頓,謝大人又補充道,“當然,世事無絕對,也有會試排在後麵,殿試衝到前麵的。”

沈鏡之笑笑,“父親年紀大了,中途又荒廢了許多年,如今重拾科舉,有幸過了會試,有資格參加殿試,便是榜上無名,他此生亦是無憾了。”

謝縣令不可置否的給沈鏡之添茶,“說實在的,本官挺欣賞你們沈家的。”

“欣賞我們沈家?”沈鏡之舉杯的動作一頓,神色驚訝,“謝大人,你可不要逗我開心。”

“沈秀才可能不知道,朝廷決定在青瓶縣和無雙絕推行萬牲草的時候,你們沈家的祖宗十八代,早被人打聽了個遍。”

謝縣令語氣揶揄道,“京中的學子得知,你們沈家為了讀書科舉,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著堅持著,無不欽佩你們的執著。

甚至還有學子放話,如若你們家有人進京趕考,必定送你們一車書籍,以示敬意。

就是不知沈舉人歸家的時候,會不會收到學子們送的書籍。”

沈鏡之意外不已,“京中的學子,也關注這些嗎?”

“萬牲草和閹豬之法,關係到老百姓的民生問題,京中學子自是會關注的。”

畢竟,鄉試會試殿試的策論,都與當下的民生問題,息息相關。

謝大人說著,拿出朝廷飛鷹傳來的批文,“朝廷有令,兩個月內,淩江府必須全麵覆蓋水車。

另外,工部已派人下來學習水車製造之法,來年,必將全國推行。”

沈鏡之突然正色起來,“此舉利國利民,我沈家會好好配合朝廷和官府的,沈某也相信,朝廷不會虧待我家明珠的。”

“沈秀才放心,陛下向來賞罰分明,定不會虧待沈姑娘的,隻是……”

沈鏡之不由得神色微緊,“大人但說無妨。”

“水車造價不菲,便是整個村落一起湊份子錢,怕是遠遠不夠,不知沈秀有什麼好法子?”

聽言,沈秀才沒那麼緊張了,“敢問大人,經費上,朝廷是否支持。”

“玉水關與南疆開戰,西北一帶又出現幹旱,朝廷的意思,讓我們先自己想辦法,當然,做出的成就,朝廷也不會幹涉。”

說白了,朝廷隻給政策上的支持。

但這對於淩江府各縣而言,卻是天大的好消息。

做好了,政績是大大的,而且還不用擔心別人過來分一杯羹。

然而,當前的困難卻是,官府沒錢。

沈鏡之沉思了半響,“在下想到了兩個法子,不知可不可行。”

“說來聽聽。”

“第一種辦法,由官府無償向轄下村落進行無償安裝水車,但需百姓交前三年多出來的糧食的一半。”

沈鏡之看著謝縣令,“咱們淩江府多山,水利不如平原和江南那邊,我們這邊的糧產也遠不如江南。

如若水稻灌溉得當,一畝大概能多出八十到一百斤,整個縣算下來,不是一筆小數目。”

謝縣令點點頭,示意沈鏡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