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自圓其說(1 / 3)

元集真笑了笑,他並不認為那算什麼隱患!

雖關虔現在不覺得痛苦了,但那練劍而產生的痛苦實實在在的存在,而與痛苦一並存在的傷害也在。若是人家能感覺到痛苦卻硬要練這劍法,那就會一點一點的悠著來,不敢冒進,也冒進不了,隻得讓自己日積月累的逐漸適應這樣的痛苦,進而增強了忍受力將劍法練成。可關虔這下完全不覺得痛,又一晚上將七式劍法學完,所以,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受到了很深的損傷,隻是他有那內功心法的加持,一時還感覺不到痛,一旦這正邪大會結束,他或許就會突破這承受的極限,連內功心法的加持都無法起作用,換言之,是他即將因不知名的傷痛而苦不堪言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這也僅僅是痛苦,雖然感覺是能致命的痛,卻並不能真的致命,這痛苦是可以痊愈,隻需他調理一陣便逐漸恢複過來,倒也不算後遺症。

杜輕舟見他說得輕鬆,心裏覺得有些玄,又提了個疑問:“你這意思,這劍法還不能練得太勤奮了,練得越勤傷得越深,往後一旦傷痛發作,關虔還不得……”

不待她說完,元集真就點點頭:“雖然會痛得要死,但還是死不了。隻是,他最好不要練得那樣勤,這兩三天每天再練習一個時辰便足夠去比武了。”

但以關虔那個性,他多半會勤練,而且是勸都勸不住的勤練。杜輕舟覺得自己雖勸不動關虔,卻應該去建議蔣芝素多給他準備些療傷止痛的好藥材,以備往後之需。

想到這裏,沒走幾步後杜輕舟又想到個問題,聽元集真剛才提醒關虔那意思,是比武時出招到了第三十招便不可再比下去了,若是關虔與人交手到了三十招還沒有取勝該怎麼辦?

元集真知道她是在琢磨他之前說關虔無論如何會在三十一招後取勝是什麼意思,就也對她說了自己的打算:“那是我最不想看到的情況,若是那樣,隻好由我來暗中幫他一把了,定會讓他在第三十一招時成功得勝。”

若是真的那樣,又何苦讓關虔這麼費力搏命的練那“殘劍七式”?

杜輕舟想到這裏,便如此問了:“那你怎麼不一早就幫他,省得他費力去練這搞不好就讓人致殘的七式劍法。”

對於這個問題,元集真自是有一番道理:“關虔苦練一番總是有些收獲的,那上官昉又不是傻的,若對方完全實力不足卻憑空把他贏了,這回我們都在上官昉是奈何不了他,可往後我們沒在他身邊了,上官昉再為難他,他該怎麼辦?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你總不想關虔永遠躲著不出來見人吧!”

又走了一陣,杜輕舟突然又問,要是她想學的話,不知元集真會教她什麼樣的劍法去打贏上官昉。

元集真說她不用學,因為若是她想親自出馬,如今的實力就足夠將上官昉打敗的。

杜輕舟聽他這麼肯定自己,就是一笑,說可惜自己不能出馬,否則……

“什麼否則,別找借口了!哪裏是你不能,分明就是你不想……”元集真不等她感歎出什麼,就先一步搶白,而後不等她說出什麼借口,他自行感歎起來,“若是你娘在,她一定不會讓關虔練功,她一定會親自去比武。你不要說什麼礙於樞機庫掌印夫人的身份,你沒有辦法出陣,其實,正是因為這樣的身份,你才更應該站出來。我知道,若是你想,你一定能找到站出來的理由,可是你並不想,所以你給自己找到了不站出來的理由。”

杜輕舟聽後失笑,她並不生氣,因為他沒有說錯:“是啊,我不是我娘,我娘應該會站出來,可我,一旦有了一個不站出來的理由,我就不會再去想站出來的理由。”

但其實,她知道自己站出來並不需要理由,隻要她願意站出來,商繁胥一定能替她想好理由。

若換在兩年前,興許她根本不會理會商繁胥的勸告,不管不顧的就要將這重任一肩挑起……甚至,若是她自視再高一些,仗著有元集真這一大助力,她完全可以一人把一日一戰的九場對戰全部包圓了,若更過分一些,連最後的閉幕戰她也可以上,而且沒準兒她還能全勝!

可這也就是從前的她,會覺得隻有自己可以,所以不得不這樣,不得不那樣,如果不做到這份上,沒人能認可自己……

然而,現在她已經不這麼想了……

元集真看著她,覺得她有時候就是個無賴,得了便宜還賣乖,可有時候,他又慶幸她是個無賴,而非是個一意孤行的英雄。她會自私,會對人漠不關心,不會為了所謂的大義將自己拖入未知的困境中去,誠然,那或許對她而言並非是困境,但她就是懶,理直氣壯的就是止步於此……正因如此,她才是她,她是杜輕舟,而非另一個朝夢溪!

或許因他的異於常人,所以元集真能以相同的心境與麵貌先後認識她們母女二人,也完全是領略到她二人性格真是截然不同,雖然同為說一不二的火爆脾氣,但她們對人對事的態度真的天差地別。

每當想起朝夢溪時,他總是覺得惋惜:“是的,你和你娘不同,你娘心中有大義,她願意為了所謂的大義犧牲自己,無怨無悔,所以她有所為有所不為,看似任性灑脫,實則牽掛太過。”是啊,當年自己明明勸過她應該適可而止了,可她死不悔改,非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當年的朝夢溪以為可以憑一己之力將很多事結束到她這一代,她這樣的想法,真是太過天真了。可或許也正是她這份天真,正是她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讓他對她另眼相待的吧!

而這另眼相待,也不禁令他對她的後人有了憧憬,他想過,將來若這孩子也能有她一般的天真與決心,或許這孩子可以……

他原以為,這孩子若是延續她的道路走下去,或許能夠比她走得更遠,向那個目標離得更近,若是那樣的話,他不介意幫這孩子一把,助她完成她母親未盡的心願……也以此彌補自己因朝夢溪早逝而心生的遺憾……